無為軍
掩映軍城隔水鄉,人煙景物共蒼蒼。
酒家樓閣搖風旆,茶客舟船簇雨檣。
殘笛遠砧聞野墅,老苔寒檜看僧房。
狎鷗更有江湖興,珍重江頭白一行。
掩映軍城隔水鄉,人煙景物共蒼蒼。
酒家樓閣搖風旆,茶客舟船簇雨檣。
殘笛遠砧聞野墅,老苔寒檜看僧房。
狎鷗更有江湖興,珍重江頭白一行。
軍城掩映在隔岸的水鄉,人煙與景物都呈現出蒼茫的景象。酒家的樓閣旁酒旗在風中搖曳,茶客的舟船聚集在一起,船桅在雨中林立。在郊野的別墅能聽到遠處傳來的殘笛聲和搗衣聲,在僧房能看到古老的苔蘚和寒檜。我更有親近海鷗、暢游江湖的興致,要好好珍視江頭那一行白鷺。
無為軍:宋代的一個行政區劃名。
旆(pèi):泛指旌旗,這里指酒旗。
簇:聚集。
檣:船的桅桿。
砧(zhēn):搗衣石,這里指搗衣聲。
狎(xiá)鷗:指與鷗鳥親近,比喻隱居生活。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游覽無為軍時,被當地的水鄉風光和人文景象所吸引,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的感受和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無為軍的水鄉風光和人文景致,突出了當地的寧靜與閑適。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清幽,在展現自然風光的同時,也流露出詩人的情感。在文學上,它為我們了解宋代無為軍的風貌提供了生動的文學資料。
溪上草亭絕低小,春來有客日相過。便須對柳開春酒,坐看晴色上新鵝。
華構新成講席深,河間禮樂重推尋。南榮日晷三冬近,東壁星光午夜臨。黃卷圣賢常對語,青燈兄弟久潛心。金枝玉葉承家訓,都在青年惜寸陰。
一蓑煙雨入滄浪,罷釣移舟傍石梁。兩岸漁人歌欸乃,隔溪猶自和笙簧。
水巖老蛟宕風神,吐出紫霄一段云。光斂鹿苑供墨唇,古槎星暈潤無痕。岐黃兩世海隅春,忽臥秋窗蒲芷薰。受我清泉一勺勻,靈鰭欲動箋濤昏。嘯歌浩浩今朝新,廛間萬瓦何足云。
先生元是丹丘仙,迎風一笑春翩翩。瑯玕滿腹造化足,須臾筆底開渭川。我家只在山陰曲,修竹森森照溪綠。只今榛莽暗荒煙,夢想清風到茅屋。今朝看畫心茫茫,坐久忽覺生清涼。夜深明月入高堂,吹簫喚來雙鳳凰。
初陽臺上白云多,云里層層玉樹歌。棲息一枝緣未穩,飛翻干仞奈危何。雨中幕燕雷驚起,峰頂笙鸞目送過。好在丹梯無百尺,屋頭看盡白鷗波。
雨過郊原綠倍添,竹輿行處倦厭厭。翠垂松葉沾衣袖,紅綻花枝映帽檐。石澗水香麋麝過,林梢露重蝶須黏。嫩晴天氣催農務,麥飯新嘗似蜜甜。
百年運數,一旦遭逢。天涯長夜嘆夢夢。未惜宇宙托蜉蝣,空余禾黍慨王風。眼前靡靡,心上忡忡。難免幽圜今固窮。仰視青天與白日,冥冥照我此丹衷。
楫棹無所假,超然信萍查。朝浮旭日輝,夕蔭清月華。營營功業人,朽骨成泥沙。
寺僻無人行,夜雨長秋草。山僧出迎客,落葉不曾掃。
飯顆山頭飯顆生,蓮花燈下蓮花起。忽聞棒喝一聲來:『道不在斯不在彼。
衡岳崢嶸倚太清,長時霧雨少晴明。我來卻恨緣征討,不得祝融峰上行。
十載青春伴旅游,無田安敢羨歸休。夢回讀罷凄然句,正似彭城風雨秋。
月影下蒼苔,閉門無剝啄。白云一縷高,幽人臥初覺。
虹衍諸祥會,天申啟圣辰。一函修職貢,萬國走王臣。譜按神仙曲,風回帝里春。泰平今有象,西壤凈邊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