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甸城居寄任刺史
擾擾非吾事,深居斷俗情。
石莎無雨瘦,秋竹共蟬清。
劍在慵閑拂,詩難憶細評。
寥然獨搘枕,淮月上山城。
擾擾非吾事,深居斷俗情。
石莎無雨瘦,秋竹共蟬清。
劍在慵閑拂,詩難憶細評。
寥然獨搘枕,淮月上山城。
紛擾的俗事與我無關,我深居簡出斷絕了世俗之情。石頭上的莎草因無雨而顯得瘦弱,秋天的竹子和蟬聲一同營造出清幽的氛圍。劍在一旁我懶得去擦拭,詩難以回憶起來細細評賞。我寂寥地獨自支著枕頭,淮水之上的月亮升上了山城。
擾擾:紛亂的樣子。
石莎:生長在石頭上的莎草。
慵:懶。
搘枕:支著枕頭。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身處淮甸的城市中,厭倦了世俗的紛擾,渴望遠離塵囂,于是深居簡出,在這種心境下創(chuàng)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世俗的厭棄和對寧靜生活的追求。其特點是意境清幽,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心境和藝術表達。
天祐炎圖生國瑞,藍田暫屈英僚。始知文宿降璇霄。中元前五日,七夕后三朝。
江敩風流臨此政,少年瀟灑奇標。行看峻擢相熙朝。功名前稷契,壽算等松喬。
下山尋舊路,曲徑隱微林。
后會何曾定,離居重此心。
天光云氣淺,秋色野情深。
十里聞流水,高山思素琴。
陴頭臘臘漢家旂,塞上秋生風透肌。身作長城時自許,不教胡馬飲天池。
風高月白野茫茫,置酒軍中夜未央。醉后翻身盤寶馬,弓弦開處墜天狼。
曾到辛家買數甌,醉來高枕聽江流。
鳥啼去歲人邊樹,花落今年客里樓。
才小幸無《鸚鵡賦》,官貧那有鹔鹴裘。
五湖此日多風雨,何必重尋范蠡舟。
鼎鼎復堂堂,
流年亦太忙。
驚心來不已,
彈指去何鄉(xiāng)。
且喜鐙如月,
休歌鏡有霜。
團圞小兒女,
歡笑勸椒觴。
湘竹生煙,剡藤鋪雪,晝日初長。正夢吐江花,文成擲地,霞霏鳳味,草圣稱狂。石黛方添,隃麋再蘸,灑出龍蛇又幾行。蝦須卷,看楊花點點,飛入池傍。
一泓澄似滄浪。但秋水、南華注兩章。見翡翠床邊,眼回雊鵒,珊瑚匣底,苔繡鴛鴦。群玉山頭,沉香亭北,游戲人間翰墨場。吾倦矣,憑他妃子,去舞霓裳。
四海繁華一蜀都,君王謀帥意渠渠。
百城赤子煩摩撫,一代長材獲展舒。
玉壘倚空充屏翰,鐵衣如洗護儲胥。
褲靴帕首郊迎處,想見旌麾入境初。
禮樂詩書一世英,碧油青鬢二難并。
慣看詞翰流三峽,剩有精神驅五兵。
暫向坤維聊鎮(zhèn)撫,卻歸天闕致升平。
明年春水如天日,綵鹢乘風向帝京。
崄崖之處,無處插嘴。
去卻藥忌,露當門齒。
杈下放身舍命,個里如龍得水。
三千里外賺吾來,捋虎須兮捉虎尾。
飛泉瀉逸峰,翠筱疏白石。
脫幘信幽步,谽谺罕人跡。
亭亭冰雪姿,容與忘晨夕。
宗炳臥游者,幼輿丘壑客。
停云靜無聲,歸鳥亦斂翮。
棲托正復好,薄榮罷行役。
琴樽應有娛,更卜何處宅。
數十年來一短蓑
死期未到且婆娑
敲門賒酒常酣醉
舉網無魚亦浩歌
片月又生紅蓼岸
孤舟常占白鷗波
人間各自生涯別
文叔君房愧汝多
十二云鬟點夕暉,
山阿揚袂坐朱幃。
朝朝暮暮成終古,
悵望靈修竟不歸。
春風曾憶倚瓊枝,回首分攜在路岐。
每見停云添悵望,幾回明月寄相思。
棲遲自笑馮唐老,蕭瑟誰堪宋玉悲。
何日相逢邵公飲,高談碣石盡襟期。
宴坐簾旌捲翠微,
朝昏萬變發(fā)新姿。
錦囊莫怕嵐霏濕,
帶取風光入鳳池。
憶昔去年花下飲,團欒爭看酴醾。酒濃花艷兩相宜。醉中嘗記得,裙帶寫新詩。
還是春光驚已暮,此身猶在天涯。斷腸無奈苦相思。憂心徒耿耿,分付與他誰。
半壁深陰響杜鵑,淡黃云樹日銜山。妝殘人在闌干角,目斷天晴蓮子灣。
情薄暮、最相關,碧紗閑卷小萍翻。可憐鴉背無多景,慣鎖星眸罨畫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