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雪中寫望
片山兼水繞,晴雪復漫漫。
一徑何人到,中林盡日看。
遠分樵載重,斜壓葦叢干。
樓閣嚴城寺,疏鐘動晚寒。
片山兼水繞,晴雪復漫漫。
一徑何人到,中林盡日看。
遠分樵載重,斜壓葦叢干。
樓閣嚴城寺,疏鐘動晚寒。
孤山被山水環繞,晴天的積雪茫茫一片。一條小徑,有誰會來?整日在樹林中凝望。遠處能分辨出樵夫負重的身影,積雪傾斜地壓著干枯的葦叢。那嚴城寺中的樓閣,傍晚傳來稀疏鐘聲,更添幾分寒意。
片山:指孤山。
漫漫:形容雪無邊無際的樣子。
一徑:一條小路。
中林:樹林中。
樵載:樵夫背負的柴草。
干:干枯,這里指干枯的葦叢。
嚴城:堅固的城池。
疏鐘:稀疏的鐘聲。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的意境推測,可能是詩人在一個雪后晴天,獨自漫步于孤山,被眼前的雪景所觸動而創作。當時或許心境閑適又略帶孤寂,所以筆下的景色也充滿了清冷的氛圍。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孤山雪中的景色,突出了景色的清冷孤寂。其特點在于寫景細膩,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敏銳觀察力和獨特的審美情趣。
四瀆初分有物尸,天開地辟共為期。齊東野語真堪笑,請誦昌黎十丈碑。
劍閣清塵犯屬車,綱騾馱得荔支無。卻嫌畫史才情少,不作承平舞馬圖。
晨發瞻長路,蒼涼映曉暾。寒藤縈古木,野竹翳荒村。徑合黃茅盛,山連碧霧昏。垂堂寧敢論,去去任乾坤。
法涌僧中鸞,孤絕翔千仞。似聞天竺老,續此燈無盡。君游千峰上,邂逅一笑哂。當知絕諸惡,如草已芟蘊。
媧皇補天,遺石兩拳,幾千仞兮。定蒼龍擘峽,罅和天坼,浮屠卓錫,廬倚云開。世窄三千,天高尺五,日月低躔東復西。人間世,聽晨昏鐘鼓,撼半空雷。登臨紗帽棕鞋。豁云夢、胸襟一快哉。想醉倚高寒,飛仙可挾,清游紀勝,俗子難梯。把酒乾坤,笑譚今古,崖蘚摩挲認舊題。九關近,便驂鸞高舉,云氣徘徊。
十分濟楚邦之媛,此日追游。雨霽云收。夢入瀟湘不那愁。主人白玉堂中老,曾侍凝旒。滿酌瓊舟。即上虛皇香案頭。
夜色槐陰重,雨聲官舍寒。野農安敢問,環堵未能完。盡日流云度,何時大塊乾。正愁開霽晚,霜霧滿紅欄。
名勝多難復,風流不可攀。蒼涼莫懷古,祠廟滿吳山。
才人病后風情死,唳鶴吟鸞。試語還難。鳳脛燈青香篆寒。魂消心死都無法,如夢如煙。回首依然。空損秋閨一夜眠。
歲晚良人去未歸,堂前有客著新衣。此身只為韓馮死,化作鴛鴦海上飛。
于皇帝德,乃圣乃神。本支百世,立愛惟親。敬共冠事,以明人倫。承天右序,休命用申。
神武秋風萬木殘,扁舟回首隔長安。飄零敢挾齊門瑟,潦倒誰論魏闕冠。白纻總邀游伎舞,青萍長向酒人寒。傷心碣石談天處,寂寞浮云夢里看。
君如千里駒,但欲見鞭影。既明才越都,未暮已燕境。適楚或北轅,空嘆道里永。是中皆坦途,幽處試深省。
月到松庭鶴未眠,玄都羽士誦靈篇。玉爐煙斷瑤壇冷,金磬一聲霜滿天。
王事何緣畢,鄉心動欲飛。只將挨白日,唫到幾斜暉。事變看常錯,人謀每自違。愁來損眠食,應減帶腰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