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程相公以柳湖久涸輒引蔡水溉注感而成詠二首 其一
鱗鱗沙腳出平湖,一噴珠璣碧有余。
依舊鏡中橫紫閣,卻從天外望仙閭。
粉花又結青蓮子,金尾還跳赤鯉魚。
自惜支離苦為病,重來應共酒杯疏。
鱗鱗沙腳出平湖,一噴珠璣碧有余。
依舊鏡中橫紫閣,卻從天外望仙閭。
粉花又結青蓮子,金尾還跳赤鯉魚。
自惜支離苦為病,重來應共酒杯疏。
湖底沙痕如魚鱗般露出了干涸的平湖,引蔡水注入后湖水如珠璣噴濺,碧綠清盈。依舊像鏡子一樣的湖水中倒映著紫閣,仿佛能從這湖景中遙望到天外的仙鄉。粉色的荷花又結成了青色的蓮子,金色尾巴的紅鯉魚在水中歡跳。可惜我身體衰弱又飽受疾病折磨,若再來這里恐怕與酒杯也會疏遠了。
次韻:按照別人詩詞的韻腳和用韻次序來和詩。
鱗鱗:形容沙痕如魚鱗般排列。
珠璣:珍珠,這里形容湖水濺起如珍珠般。
紫閣:紫色的樓閣,可能是湖邊建筑。
仙閭:仙鄉。
支離:身體衰弱、殘缺。
此詩是作者按照程相公相關詩作的韻腳和次序所作。柳湖久涸后引蔡水灌溉,景色煥然一新。作者可能是在游覽柳湖時,看到這一變化,結合自身身體狀況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應是在柳湖周邊。
這首詩描繪了柳湖引蔡水后景色的變化,展現出一幅生機盎然的畫面。主旨是借景抒情,抒發作者對美景的喜愛和對自身疾病的感慨。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細膩的觀察力和生動的表現力。
晴江滟滟含淺沙,高低繞郭滯秋花。
牛歌魚笛山月上,
白頭搔殺倚柱遍,歸棹何時聞軋鴉。
初月微明漏白煙,
碧松梢外掛青天。
西風靜起傳深夜,
應送愁吟入夜禪。
煙水本好尚,親交何慘凄。
況為珠履客,即泊錦帆堤。
沙雁同船去,田鴉繞岸啼。
此時還有味,必臥日從西。
南陵水面漫悠悠,
風緊云輕欲變秋。
正是客心孤回處,
誰家紅袖憑江樓。
詩韻一逢君,平生稱所聞。
粉毫唯畫月,瓊尺只裁云。
黥陣人人懾,秋星歷歷分。
數篇留別我,羞殺李將軍。
瑤池罷游宴,良樂委塵沙。
遭遇不遭遇,鹽車與鼓車。
自恨尋芳到已遲,
往年曾見未開時。
如今風擺花狼藉,
綠葉成陰子滿枝。
九月三十日,雨聲如別秋。
無端滿階葉,共白幾人頭。
點滴侵寒夢,蕭騷著淡愁。
漁歌聽不唱,蓑濕棹回舟。
三十六宮秋夜深,
昭陽歌斷信沉沉。
唯應獨伴陳皇后,
照見長門望幸心。
盛時常注意,南雍暫分茅。
紫殿辭明主,巖廊別舊交。
危幢侵碧霧,寒旆獵紅旓。
德業懸秦鏡,威聲隱楚郊。
拜塵先灑淚,成廈昔容巢。
遙仰沈碑會,鴛鴦玉佩敲。
紅鉛濕盡半羅裙,洞府人間手欲分。
滿面風流雖似玉,為報眼波須穩當,五陵游宕莫知聞。
有客誰人肯夜過,
獨憐風景奈愁何。
邊鴻怨處迷霜久,
馳心只待城烏曉,
幾對虛簷望白河。
北闕南山是故鄉,
兩枝仙桂一時芳。
休公都不知名姓,
始覺禪門氣味長。
處士聞名早,游秦獻疏回。
腹中書萬卷,身外酒千杯。
江雨春波闊,園林客夢催。
今君拜旌戟,凜凜近霜臺。
三清洞里無端別,
又拂塵衣欲臥云。
看著掛冠迷處所,
北山蘿月在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