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祈雨詩五首 其三
山為灰,石為炭。
水泉沸,百草爛。
神予我,旱奪之。
孰為是,驕不威,尚可弛兮。
山為灰,石為炭。
水泉沸,百草爛。
神予我,旱奪之。
孰為是,驕不威,尚可弛兮。
山變成了灰燼,石頭化為了焦炭。泉水沸騰,百草枯爛。神靈本賜予我們甘霖,卻又被旱災奪走。這究竟是誰造成的呢?上天驕縱卻無威嚴,或許還能放松對我們的懲罰啊。
為:變成。
孰:誰。
驕:驕縱。
弛:放松,這里指緩解旱災。
此詩可能創作于旱災嚴重時期,當時百姓生活困苦,詩人看到旱災對自然和百姓生活的破壞,懷著對百姓的同情和對緩解災情的期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旱災之嚴重,表達對緩解災情的渴望。其特點是情感強烈,直抒胸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和百姓心聲。
朅來紫氣滿關門,柱史玄同道自尊。我欲冥心求勝義,臨行乞得五千言。
積雨平原煙樹重,翠厓千丈削芙蓉。招提更在秋云外,只許行人聽曉鐘。
尊姑相送石屏南,悼死嗟生兩不堪。揮淚萬千叮囑遍,只教珍重視遺男。
未分幽容相料理,只緣老子合婆娑。此中琢句出冰玉,曾吸湖光奈爾何。
威光黃綬智珠藏,秋菊猶開九日香。久共侍郎松下語,卻疑此地是錢塘。
古道寄山水,正聲終在茲。龍唇倘弗御,鳳鳥至何時。鮮潔蜀川錦,纏綿園客絲。將知用心處,不欲負鐘期。
芙蓉花發暗柴門,幾日相看不出村。地遠清溪童更懶,自留盆水餉花根。
內外及中間,無處尋這個。若舍內外中,又向鬼窟坐。團團踏故跡,笑殺牛挽磨。隨處即個中,始顯機用大。
青陽淑氣迎青野,綵仗朱軒斗驕冶。紅粉先垂燕子簾,俠兒早泛桃花馬。去年春望闔閭宮,今歲相看人不同。總道芳樽邀綺日,難將衰鬢染春風。
載酒論詩舊,偏深雨興狂。臨流松貌古,迥岸樹風涼。漁火疑吾黨,春星憶帝鄉。韶光容易別,早晚芰荷裳。
禺陽一別十馀年,興廢時聞九度遷。孰有改觀窮壯麗,如君搜剔盡幽玄。飛泉轉澗疑無地,越剎穿林別有天。歷覽遍題知不負,定教崖石掃云煙。
遍游南北與西東,欲訪人間國士風。處世甚疏皆笑我,宅心無累獨奇公。詩才自愧非三上,酒圣相從又一中。芍藥待開應且住,莫令清賞轉頭空。冠月裾云佩綠霞,百年將此送生涯。愁心別后無詩草,病眼燈前有醉花。落筆擅場聊寫意,背山臨水遂成家。也須南畝多栽秫,休似東陵只種瓜。
笛聲入江樓,怨入長江水。悠悠孤光月,寒影沉江底。長笛吹月落,短笛吹月起。無情不解吹,有情為吹死。因風寄遠心,不知誰家子。
鶴園佳勝別滄洲,魚鳥慚予未泛舟。二十四龕涵妙月,只攲高枕恣神游。
江南住,最好是斜橋。連苑垂楊沉宿雨,繞門流水綠新潮。無地著塵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