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三首 其一
九日真佳節,年年長賦詩。
深慚鶴發老,每與菊花期。
帽落無人拾,酒狂聊自持。
豐年余社甕,天意念衰羸。
九日真佳節,年年長賦詩。
深慚鶴發老,每與菊花期。
帽落無人拾,酒狂聊自持。
豐年余社甕,天意念衰羸。
九月九日真是美好的節日,每年到這時我都會寫詩。我很慚愧自己已白發蒼蒼年老體衰,卻每年都與菊花相約。帽子掉落也無人來撿,我姑且借著酒興自我把持。豐收之年社祭的酒甕還有剩余,上天似乎也顧念我這衰弱之人。
九日:指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
鶴發:白發,形容年老。
帽落:用孟嘉落帽典故,孟嘉在重陽節登高時帽子被風吹落而渾然不覺。
社甕:社祭時用的酒甕。
衰羸:衰弱瘦弱。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重陽節是傳統節日,人們常登高、賞菊、飲酒等。詩人可能在年老時,面對節日,感慨自身衰老,看到豐收景象,心中既有對生活的期許,也有對自身境遇的喟嘆。
這首詩主旨圍繞重陽節抒發情感,突出詩人年老的孤寂與對生活的期盼。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在節日中的復雜心境,在其詩作中體現了對生活細致的感受和情感表達。
西山作宮潮滿池,
宮鳥曉鳴茱萸枝。
吳姬采蓮自唱曲,
君王昨夜舟中宿。
水上山沉沉,征途復繞林。
途荒人行少,馬跡猶可尋。
雪中獨立樹,??谑H禽。
離憂如長線,千里縈我心。
洛陽北門北邙道,喪車轔轔入秋草。
車前齊唱薤露歌,千金立碑高百尺,終作誰家柱下石。
山頭松柏半無主,人居朝市未解愁,請君暫向北邙游。
彈箏峽東有胡塵,天子擇日拜將軍。
蓬萊殿前賜六纛,戰車彭彭旌旗動,三十六軍齊上隴。
隴頭戰勝夜亦行,邊人親戚曾戰沒,今逐官軍收舊骨。
磧西行見萬里空
征人遙遙出古城,雙輪齊動駟馬鳴。
山川無處不歸路,驚麏游兔在我傍,獨唱鄉歌對僮仆。
君家大宅鳳城隅,門前舊轍久已平,無由復得君消息。
華屋重翠幄,綺席雕象床。
遠漏微更疏,薄衾中夜涼。
爐氣暗裴徊,寒燈背斜光。
妍姿結宵態,寢臂幽夢長。
宛轉復宛轉,憶君更未央。
高堂別館連湘渚,
長向春光開萬戶。
荊王去去不復來,
宮中美人自歌舞。
江南人家多橘樹,吳姬舟上織白苧。
土地卑濕饒蟲蛇,清莎覆城竹為屋,無井家家飲潮水。
長干午日沽春酒,江南風土歡樂多,悠悠處處盡經過。
長江春水綠堪染,
蓮葉出水大如錢。
江頭橘樹君自種,
那不長系木蘭船。
筑城處,千人萬人齊把杵。
重重土堅試行錐,力盡不得拋杵聲,杵聲未盡人皆死。
家家養男當門戶
南山北山樹冥冥,猛虎白日繞林行。
向晚一身當道食,谷中近窟有山村,長向村家取黃犢。
五陵年少不敢射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
蓮葉團團杏花拆,
長江鯉魚鬐鬣赤。
念君少年棄親戚,
幾時斷得城南陌,
勿使居人有行役。
桃生葉婆娑,枝葉四向多。
高未出墻顛,蒿莧相凌摩。
植之三年余,今年初試花。
秋來已成實,其陰良已嘉。
青蟬不來鳴,安得迅羽過。
常惡牽絲蟲,蒙冪成網羅。
顧托戲兒童,勿折吾柔柯。
明年結其實,磊磊充汝家。
黃門詔下促收捕,京兆尹系御史府。
出門無復部曲隨,身著青衫騎惡馬,中門之外無送者。
郵夫防吏急喧驅,高堂舞榭鎖管弦,美人遙望西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