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家定國朝奉西歸
我懷同門友,勢如曉天星。老去發垂素,隠居山更青。
退翁聯科第,俯仰三十齡。仕官守鄉國,出入奉家庭。
鵠鷺性本靜,芷蘭深自馨。新詩得高趣,眾耳昏未聽。
笑我老憂患,奔走如流萍。冠裳強包裹,齒發坐凋零。
晚春首歸路,朱轓照長亭??h令迎使君,彩服導輜??。
長嘆或垂涕,平反知有令。此樂我已亡,雖達終不寧。
我懷同門友,勢如曉天星。老去發垂素,隠居山更青。
退翁聯科第,俯仰三十齡。仕官守鄉國,出入奉家庭。
鵠鷺性本靜,芷蘭深自馨。新詩得高趣,眾耳昏未聽。
笑我老憂患,奔走如流萍。冠裳強包裹,齒發坐凋零。
晚春首歸路,朱轓照長亭??h令迎使君,彩服導輜??。
長嘆或垂涕,平反知有令。此樂我已亡,雖達終不寧。
我懷念同門好友,他們如拂曉的星星般閃耀。年老后頭發變白,隱居在青山之中。退翁(家定國)科舉登第,轉眼間已過三十年。在故鄉為官,出入侍奉家人。他如鵠鷺般本性寧靜,似芷蘭般散發著自身的芬芳。新詩作得高雅有情趣,眾人卻昏昧未能欣賞。笑我一生飽經憂患,像浮萍一樣四處奔走。身著官服勉強約束自己,牙齒頭發逐漸凋零。晚春時節他踏上歸程,朱紅的車蓋照耀著長亭??h令迎接他,彩衣引領著車輛。人們長嘆或流淚,知道他善于平反冤獄。這樣的快樂我已失去,即使顯達也終究不得安寧。
同門友:同學、志同道合之友。
曉天星:拂曉的星星,比喻稀少、珍貴。
垂素:指頭發變白。
退翁:指家定國。
聯科第:科舉登第。
俯仰:表示時間短暫。
鄉國:故鄉。
鵠鷺:兩種水鳥,常用來比喻人操守高潔。
芷蘭:香草名,比喻人的品德美好。
朱轓:古代高官所乘車子上的紅色障蔽,后借指高官。
使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彩服:指孝養父母的衣服,這里可能指迎接家定國的人穿著喜慶的衣服。
輜??:有帷蓋的車子。
平反:糾正錯判的案件。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家定國是蘇軾的同門好友,從詩中可知家定國科舉登第后在故鄉為官,此時可能是家定國晚春西歸故鄉,蘇軾作此詩相送。當時蘇軾仕途坎坷,四處奔波,而家定國能在故鄉安穩生活,形成鮮明對比,蘇軾借此詩表達自己復雜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家定國西歸,突出了家定國的高潔品性和安穩生活,同時抒發詩人自身的感慨。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對比手法增強了情感表達。在文學史上雖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但體現了蘇軾詩歌情感豐富、自然質樸的風格。
荷鋤攜釜出門泣,欲行不行空躑躅。本以逃死去其鄉,此去生死那可卜。
海樵老翁居海島,自言不及山樵好。山樵伐木歸作薪,隆冬滿室回陽春。海樵網得珊瑚樹,灶底欲燃燃不去。日將空腹對家人,敢向山樵論飽飫。中興天子元會辰,大開閶闔羅九賓。敕使四方求寶貨,海樵尚食山樵餓。
玉瓶綠酒難成醉。醉時還寄醒時事。要識別離心。試看春淺深。夢中歸路短。覺后愁腸滿。鐵硯帶冰呵。詞成還奈何。
世事濛濛醉不知,南山秋意滿東籬。黃花何故無顏色,應為元嘉以后詩。
須應辭職效崔沂,豈合經時直紫微。領郡尚叨分竹箭,羨君不肯裂荷衣。高風久已勤山仰,妙語新從得指歸。更待春時稍暄暖,共尋煙塢與苔磯。
有生便識全歸理,欲救親危敢愛身。正恐毀傷堪藉口,世人翻誚舍生人。
幽妍韻冠春,孤冷香宜雪。月窗籠淡影,供清絕。晶瓶縱好,詎忍纖蔥折。朔風歌契闊。竹侶松儔,共矜傲骨奇節。羅浮尋夢,醉靨曾如血。芳塵疑未遠,流霞接。冰弦玉管,還慰羈懷切。箋素應難說。隴頭一枝,故人遙寄離別。
八巡將止。八節四時人賀喜。漢俗成風。薛老之言貴尚通。妻兒設酒。更得比鄰相慶壽。虛度時何。只恐妻兒怪汝多。
薜蘿雨靜覆深階,村徑陰成愜素懷。鳶敵高風疑不動,鴨分歸路整相排。抵愁得策將詩改,療癖多方與俗諧。四五鄰家農務早,時能送酒到山齋。
湖上觀梅白玉英,與花曾結歲寒盟?;ㄟ呉亚偃?,琴里聲非笛里聲。
春陰山館閒,云靜松花老。玉琴寂不調,清觴為誰倒。
雨中紅迤曉來稀,愁見花飛鎮掩扉。不是杜鵑啼徹夜,無人知道又春歸。
少年處山谷,壯歲游京師。性本猿鶴群,焉能牛馬馳。曩有采薪憂,掛冠愿為醫。近得圣賢心,讀書甘如飴。習貫已成癖,豈無君子知。
已矣焉哉,之乎者也。悟來好把番番舍。童蒙訓授費精神,因循莫使頭生雪。飛矢年光,忍教虛設。殷勤說破修仙訣。一枝丹桂肯躋攀,與君共賞長生月。
狐裘尨茸。一國三公。吾誰適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