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惠州
孤城千室閉重闉,蒼莽平川絕四鄰。
漢使塵來空極目,沙場雪重欲無春。
羞歸應有李都尉,念舊可憐徐舍人。
會逐單于渭橋下,歡呼齊拜屬車塵。
孤城千室閉重闉,蒼莽平川絕四鄰。
漢使塵來空極目,沙場雪重欲無春。
羞歸應有李都尉,念舊可憐徐舍人。
會逐單于渭橋下,歡呼齊拜屬車塵。
孤獨的城池里上千人家被緊閉在重重城門之內,蒼茫的平原上沒有相鄰的村落。大宋使者來到這里徒然極目遠望,沙場上積雪深厚似乎感覺不到春天的氣息。我羞愧而歸,就像那李陵一樣;懷念舊人,同情徐舍人。我定會追隨單于來到渭橋之下,大家歡呼著一起拜迎皇帝隨從車輛揚起的塵土。
重闉(yīn):重重的城門。
極目:盡目力遠望。
李都尉:指李陵,漢武帝時出征匈奴,兵敗投降。
徐舍人:具體不詳,可能是作者在契丹結識之人。
單于:匈奴君主的稱號,這里借指契丹首領。
屬車:皇帝的隨從車輛。
這首詩是蘇轍出使契丹時所作。北宋時期,宋遼之間既有交流也存在矛盾。蘇轍此次出使契丹,在途中經過惠州,目睹塞外景象,結合自身經歷和感受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出使塞外的復雜心境,既有對塞外環境的感慨,也有對自身使命的思考。其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當時宋遼交往的情況,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華鮮。 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停橈嚴瀨畫橋邊。水涓涓。鷺翩翩。午熱追涼,穿竹強留連。無奈日□□欲暝,吹短笛,*新蟬。家山只在水家源。隔云天。恨縈牽。愿得甘霖,逐日*歸船。惟有紫陽溪山月,隨著我,伴愁眠。
凍蕊凝香色艷新,小山深塢伴幽人。 知君有意凌寒色,羞共千花一樣春。
小圃初晴風露光,含桃花發滿山香。 香花對酒心無事,倍覺春來白日長。
隔林殘日照孤亭,玄晏先生酒未醒。 入夜莫愁迷下路,昔人猶在逐流螢。
芳草霏霏遍地齊,桃花脈脈自成溪。 也知百舌多言語,任向春風盡意啼。
山嶺依稀偃月形,數層倚石疊空青。 幾回雪夜寒光積,直似金光照戶庭。
惠施徒自學多方,謾說觀魚理未長。 不得莊生濠上旨,江湖何以見相忘。
野人心地本無機,為愛茅檐倚翠微。 盡日尊前誰是客,秋山含水有清輝。
六月清涼綠樹陰,小亭高臥滌煩襟。 羲皇向上何人到,永日時時弄素琴。
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 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 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金張藉舊業,七葉珥漢貂。 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
古對今,圓對方。嚴寒對酷暑,春暖對秋涼。 晨對暮,雪對霜。和風對細雨,朝霞對夕陽。 桃對李,柳對楊,鶯歌對燕舞,鳥語對花香。
玉樓春信梅傳早。三八芳辰陽復后。稱觴喜對一椿高,萊庭雙桂森蘭茂。 慚無好語為公壽。富貴榮華公自有,請歌詩雅祝遐齡,永如松柏如山阜。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
斜月橫,疏星炯。不道秋宵真永。聲緩緩,滴泠泠。雙眸未易扃。 霜葉墜,幽蟲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點點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