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姜應明黃蘗山中見寄
垂老閑居味更深,此身隨世任浮沉。
北窗未厭曲肱臥,西洛能傳擁鼻吟。
疋馬徬徨猶寄食,敝裘安樂信無心。
我今漂泊還相似,同愧高僧支道林。
垂老閑居味更深,此身隨世任浮沉。
北窗未厭曲肱臥,西洛能傳擁鼻吟。
疋馬徬徨猶寄食,敝裘安樂信無心。
我今漂泊還相似,同愧高僧支道林。
年老閑居更能體會生活的滋味,這一生隨波逐流任由世事浮沉。在北窗下不嫌棄彎著胳膊睡覺,還能像西洛文人一樣優雅吟詩。騎著一匹馬徘徊還得依靠他人生活,破舊的裘衣裹身卻安樂得沒什么心思。我如今漂泊的狀況和你相似,一同愧對像支道林那樣的高僧。
垂老:臨近老年。
任浮沉:聽任世事變化,隨波逐流。
曲肱臥:彎著胳膊當枕頭睡覺,形容生活閑適。
擁鼻吟:用雅音曼聲吟詠。
疋馬:一匹馬。
寄食:依附他人生活。
敝裘:破舊的皮衣。
支道林:東晉高僧,以清談著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垂老之年,生活漂泊。當時可能社會動蕩,詩人無法安定生活,在收到姜應明的寄詩后,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自身漂泊的晚年生活,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用質樸語言展現復雜心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狀態和精神追求。
石榴有子兆開先,況復來從雨露邊。一座驚看無似者,諸公持贈不徒然。家如王祐多陰德,齒及商瞿未暮年。見說近來蘭入夢,試看明月掌珠圓。
多士期東閣,孤懷向北辰。名高太史筆,病劇長卿身。匡世天何奪,憐才誰更真。茫然隔氣象,遽矣失經綸。白舫云隨櫬,清秋月寫神。半生馀著作,萬事已荊榛。策杖來何晚,臨風愴獨頻。尚思排難處,一諾定交晨。淚濕墓前土,心通泉下人。明年花自發,猶似玉堂春。
寒猶挾纊思南國,老更看書坐北窗。白雨三時如倒海,黃流一夜盡成江。榴花支子開無數,鸂?鸕鶿下作雙。天上故人何日見,劍心詩思未能降。
憶昨升堂拜,通家指舊盟。為言兒有立,多賴友相成。喜檄方形色,哀銘忽愴情。生芻一掬淚,端為玉人傾。
終身未肯老菟裘,遠挾長才歷九州。行李獨攜歐冶劍,壯懷應作馬遷游。南經禹穴凌天姥,北上邯鄲入帝丘。勝水名山俱覽畢,白頭慈母望歸舟。
虞卿舌轉丸,揣事精微茫。艱危見交態,窮愁名益光。黃金散逝水,白璧凝飛霜。丈夫有定志,得失非預防。
無賴春風試怒號,共乘一葉傲驚濤。不知兩岸人皆愕,但覺中流笑語高。
大海汪洋,后顧茫茫,四面颶風。正天昏月黑,遭逢魚母,濤飛雨急,迫促螭宮。焦急篙師,呼號舟子,著甚支吾此日窮。相看罷,念載胥及溺,涕淚沾胸。關弓射殺虬龍。氣象于今應不同。怎眠桅失燕,斷篷飄蝶,長年交鬨,握槊稱雄。蛾焰釵分,蛛絲手擘,便道人閒千劫空。君休矣,想殷周鑒遠,何去何從。
萬古仙巖兩羽衣,一瓢秋水送將歸。欲知后夜相思夢,月滿空山鶴與飛。
寫就秋詞雁影稀,背燈無語獨眠遲。畫欄點滴芭蕉雨,一夜將愁向阿誰。
夾浦橋西芳草新,當時此地共迷津。年來買遍松陵棹,猶是江邊失路人。
無情白日去如梭,有限青春可柰何。江北風沙人住少,江南粳稻雁來多。
君吟康樂曾吟處,澗碧泉紅秋一春。安得此泉成雨去,洗空人世撒花塵。
作宦潯陽興亦佳,不須勾漏問丹砂。水當縣郭時時白,山倚江城面面遮。民醉卻逢終日社,官閒每放午時衙。使君自是今潘岳,試看河陽一縣花。
南陽高臥屈將軍,往事流傳水墨昏。莫訝軸閑茅屋小,個中藏得漢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