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瞻自徐移湖將過宋都途中見寄五首 其二
我昔去彭城,明日河流至。不見五斗泥,但見三竿水。
驚風鬰飆怒,跳沫高睥睨。瀲滟三月余,浮沉一朝事。
分將食魚鱉,何暇顧?quán)徖铩1瘋钸z黎,指顧出完壘。
繚堞對連山,黃樓麗清泗。功成始逾歲,脫去如一屣。
空使西楚氓,欲語先垂涕。
我昔去彭城,明日河流至。不見五斗泥,但見三竿水。
驚風鬰飆怒,跳沫高睥睨。瀲滟三月余,浮沉一朝事。
分將食魚鱉,何暇顧?quán)徖铩1瘋钸z黎,指顧出完壘。
繚堞對連山,黃樓麗清泗。功成始逾歲,脫去如一屣。
空使西楚氓,欲語先垂涕。
我從前離開彭城,第二天黃河水就來了。沒見到水中有多少泥沙,只看到水漲了三竿高。狂風怒號,飛濺的浪花高高揚起。洪水泛濫三個多月,城市的安危就在一瞬間。大家都自顧不暇想著去捕食魚鱉,哪還有時間顧及鄰里。我悲傷地掛念著受災的百姓,轉(zhuǎn)眼間看到他們筑起了完整的壁壘。城墻上的矮墻對著連綿的山巒,黃樓在清澈的泗水畔顯得壯麗。蘇軾治水成功剛過一年,就灑脫地離去如扔掉一只鞋子。只讓西楚的百姓,想說話先就流下眼淚。
彭城:徐州的古稱。
五斗泥:形容水中泥沙多。
三竿水:指水漲的高度。
鬰飆:狂風。
睥睨:原指斜視,這里形容浪花高高揚起。
瀲滟:形容水滿或滿而溢出。
遺黎:指受災的百姓。
完壘:完整的壁壘,指防御工事。
繚堞:城墻上的矮墻。
黃樓:蘇軾在徐州城東門上所建,用以防洪。
清泗:清澈的泗水。
逾歲:過了一年。
如一屣:像扔掉一只鞋子,比喻灑脫、不在意。
西楚氓:徐州的百姓,徐州在古代屬西楚地區(qū)。
蘇軾在徐州任上時成功治理黃河水患,修建黃樓。之后他從徐州調(diào)任湖州,途中寄詩給蘇轍,此詩是蘇轍的和詩。當時徐州百姓經(jīng)歷洪水之苦后,生活逐漸安穩(wěn),而蘇軾卻要離開。
這首詩圍繞蘇軾在徐州治水之事展開,主旨是贊揚蘇軾的功績和表達百姓對他的不舍。其特點是敘事與抒情結(jié)合,生動展現(xiàn)了徐州水患及蘇軾的作為,在文學史上體現(xiàn)了蘇轍對蘇軾事跡的記錄與情感抒發(fā)。
誰其妙丹青,將軍獨曹霸。能開生面姿,拂絹貌照夜。偉哉千載后,萬金不當價。吾欲評斯文,善學如善畫。
遠續(xù)曹溪水更香,云腴深甃石陰涼。百靈呵衛(wèi)龍?zhí)烀C,一線潛通地脈長。病體偶從窺勝跡,塵心應得悟迷方。為邀陸羽來同宿,擊火烹茶試共嘗。
萬樹千枝等散沙,紛紛搖落各無家。下層空有扶持力,未得成陰一護花。
春江拍拍去帆孤,樹底人家燕引雛。曾向秦淮登暮閣,碧云低處認三吳。
不怪豐年屢足書,此鄉(xiāng)民力看何如。依山靠嶺都開墾,二歲為新三歲畬。
顧曲多情,尋芳未老。一庭風月知音少。夢隨蝶去恨墻高,醉聽鶯語嫌籠小。紅燭呼盧,黃金買笑。彈絲踮屣長安道。彩箋拈起錦囊花,綠窗留得羅裙草。
十里秋原到眼明,不因犖確廢山行。愁看蜃氣連兵氣,愛聽松聲雜海聲。黷武求仙俱妄念,鬢絲禪榻兩忘情。吾儕未與人間事,醉尉何勞問姓名。
灞橋柳絮人千里,楚澤蘆花水半扉。身臥不知云子白,氣酣聊作木奴酸。
世事悠悠莫問天,一觴且醉酒中賢。階前落葉無人掃,滿院芭蕉聽雨眠。
湖澄翠岫孤,勝地古東吳。氣象常時秀,英靈何世無。金閨演王綍,玉帳綰兵符。煒燁照鄉(xiāng)曲,從茲益重儒。
五月夏以半,谷鶯先弄晨。老蠶成雪繭,吐絲亂紛紜。伐葦作薄曲,束縛齊榛榛。黃者黃如金,白者白如銀。爛然滿筐筥,愛此顏色新。欣欣舉家喜,稍慰經(jīng)時勤。有客過相問,笑聲聞四鄰。論功何所歸,再拜謝蠶神。
卻老煩青精,度歲掘黃獨。長乘下澤車,何煩挾丹轂。求我盛年非,常恐不可復。永結(jié)交舊歡,阿謨甘碌碌。
胭脂金粉并飄零,半面徐妃劫亦經(jīng)。臺上楊稊才一瞥,飛花又自化浮萍。
洞口風生薜荔香,萬松陰護佛龕涼。禪僧獨對青山老,游子貪依慧日長。世故極知俱幻想,安心何用覓奇方。探幽笑我真成癖,一滴甘泉合試嘗。
暫憑樽酒送無憀,莫損愁眉與細腰。人世死前唯有別,春風爭擬惜長條。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