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答人檻竹
猗猗元自直,落落不須扶。
密節風吹展,清陰月共鋪。
叢長傲霜雪,根瘦恥泥涂。
更種愁無地,應須剪碧蘆。
猗猗元自直,落落不須扶。
密節風吹展,清陰月共鋪。
叢長傲霜雪,根瘦恥泥涂。
更種愁無地,應須剪碧蘆。
竹子修長美好本就筆直挺立,孤高獨立不需外物扶持。竹節繁密在風中舒展,清涼的竹蔭與月光一同鋪灑。竹叢生長,傲對霜雪,根須清瘦,以陷入泥涂為恥。想要再種竹子發愁沒有地方,只能把那碧綠的蘆葦剪去。
猗猗:形容竹子修長美好的樣子。
落落:孤高、獨立的樣子。
密節:指竹子繁密的竹節。
清陰:清涼的樹陰,這里指竹蔭。
泥涂:污泥。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一個可能有污濁世俗現象的環境,借竹子來表達自己堅守高潔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借竹言志,突出竹子挺拔、高潔、傲霜雪的特點。其以竹喻人,體現了詩人不隨波逐流的高尚品格,在詠竹詩中展現出獨特的精神內涵。
招搖指午。對南宮。日月相會。實沈中。離光布政。動溫風。純陽之月。樂炎精。赤雀丹書。飛送迎。朱弦絳鼓。罄虔誠。萬物含養。各長生。
君平昔遁世,賣卜居城闉。百錢足自給,閉門守清真。伊人負高志,脫略煙塵際。清風去不還,此道今誰繼。我聞舂市東,客有號玄中。早年謝紛靡,晚節甘固窮。嘗師玄中子,曾晤窮通理。龍性豈能馴,鳳飛疇得制。我愿往從之,平生命自知。不須論躍馬,但欲問前非。
謝家蘭玉異恒兒,何必逢人說項斯。世澤尚傳通德里,文名初起論材時。漫稱小友慚吾長,敢說君侯命所司。此別春風自桃李,早看雨露發華滋。
花信風輕,為花日日芳游早。曲溪繚繞,歸棹情多少。月映清波,良夜春寒悄,長空皎。歌聲縹緲,醉里愁如掃。
誰潑天宣比墨濃?秋波無遞海棠紅。知心明月照朦朧。儂立中宵呵一朵,花藏葉底費雙瞳。那般羞澀似初逢。
閉戶懶不出,真成住夏僧。肝腸雖自苦,面目得人憎。處世若大夢,學禪猶小乘。早知文字誤,更用讀傳燈。
角聲已作送行聲,更向蕭蕭雨后聽。明日出郊聞更遠,回頭忍見二山青。
一笑敲門呼病夫,蹣跚兩足紫藤扶。朝廷禮教□千古,才德難稱此尺書。滿徑離披十月菊,一盆撩亂秋芙渠。秀才莫記山中事,為報君侯德澤孚。
相隨琴鶴上輕車,滿載清風萬卷書。野鳥亦知天路遠,飛鳴三嗅勸歸與。
四山如畫古端州,州在西江欲盡頭。漫道江山解留客,老夫歸思甚東流。
冉冉臘垂盡,依依山澗中。夜臺云掩映,霜徑葉帡幪。寸草三春短,高岡萬木豐。斜陽空陟岵,染淚滿丹楓。
行軒未用苦相催,花下清尊正欲開。君若此時留不住,何如當日罷休來。中秋花月共徘徊,正喜相逢笑口開。君既不留吾亦去,何時又向此間來。
拈花誰識懺輕肥,日暮君王共輦歸。庭曲聽來風景在,霓裳歌罷主人非。蛛絲落落尋窗織,螢火茫茫傍水飛。不敢笑啼空有淚,燈前悲濕舊羅衣。
出門欲求仁,取友必勝己。寥寥云海鄉,所幸有君爾。胸蟠三萬卷,智先三十里。相與定詩盟,誰能執牛耳。
五十嗟遲暮,桑榆尚可攀。素華初吐鬢,紅蕊漸收顏。戀戀閨庭內,依依懷袖間。加年心未已,學易掩松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