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王適上元夜二首 其一
燈光欲凝不驚風,月色初晴若發蒙。
羈客不眠詩未就,游人半醉夜方中。
荒城熠耀相明滅,野水芙蓉亂白紅。
知欲訪僧同寂寂,應憐病懶畏爞爞。
燈光欲凝不驚風,月色初晴若發蒙。
羈客不眠詩未就,游人半醉夜方中。
荒城熠耀相明滅,野水芙蓉亂白紅。
知欲訪僧同寂寂,應憐病懶畏爞爞。
燈光好像凝固了一般,不受微風的驚擾,月色剛剛放晴,如同揭開了蒙昧。羈旅在外的我難以入眠,詩還未寫成,游人們半醉著,此時正值夜半。荒城里螢火蟲的光忽明忽暗,野外水中的荷花紅白相間、錯落雜亂。我知道你想訪僧一同享受寂靜,應該會憐惜我因病慵懶而害怕炎熱。
次韻:按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發蒙:啟發蒙昧,這里指月色明朗。
羈客:旅居在外的人。
熠耀:螢火蟲。
芙蓉:荷花。
爞爞:炎熱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蘇轍一生宦游四方,此詩可能是他在某次旅居期間,恰逢上元夜,有感而發所作。當時他或許遠離家鄉,心中有羈旅之愁,看到上元夜的景象,便寫下此詩。
這首詩以細膩筆觸描繪上元夜之景,將羈旅愁情融入其中。通過動靜結合等手法,展現出獨特意境。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蘇轍詩歌善于寫景抒情、自然平實的特點。
煙籠柳影老鶯啼,雨濕芹香乳燕飛。二十四橋春又盡,江南詞客正思歸。
二十年前此戰場,隔溪野燐尚凄涼。兒童生長他山久,卻把家鄉作客鄉。誰識當年老令威,去家千載尚知歸。交游散盡鄰人少,只有諸峰繞四圍。海宇年來喜晏安,減租時拜一分寬。太平莫道全無象,好向鶯花靜處看。燕子重尋舊主人,呢喃語別幾經春。足間紅縷猶無恙,巷口斜陽記不真。
山色滿簾空翠飛,蕭蕭籬落傍清溪。菊花試把金杯泛,柿葉頻將彩筆題。夜月夢回緱嶺鶴,晚風吟伴宋窗雞。百年未負林泉志,秖恐天書召紫泥。
山崒律而偃蹇兮,筑長城,深林高以蔽日。荊藤曼乎中涂兮,筑長城,風裴回其凜栗。歷溪谷之坎坷兮,筑長城,懸湍恿之飛淙。聞落木之窸窣兮,筑長城,非虎豹其誰從!皇帝朝令兮宵征,筑長城。離骨肉兮吞聲,筑長城。往者不反兮何謂,筑長城。逋者無歸兮孑行,筑長城。東方不可以止兮,筑長城,聞輦駕兮頻臨。何仙人之縹緲兮,筑長城,惟海雨之淫淫。西方不可以止兮,筑長城,故王畿之所安。上阿房之嵯峨兮,筑長城,下白骨兮如山。南方不可以止兮,筑長城,其帝心之獨好。采象牙于桂林兮,筑長城,又愛其女之姣姣。北方不可以止兮,筑長城,唯王師之所陟。雪霏霏其荒寒兮,筑長城,余又何與乎夷狄。彼四野之無所逃兮,筑長城,卒難舍夫故國。狐兔旦暮于山林兮,筑長城,予乃歸屬乎巖穴。居杳冥以眠宿兮,筑長城,席藺蒿兮枕石。朝采薇而暮食兮,筑長城,雜山果與野栗。被薜荔與女蘿兮,筑長城,飲山泉之泌瀄。望日月之周行兮,筑長城,恐王事之未畢。千萬世不予知兮,筑長城,俟清明而予將出。亂曰:悲莫悲兮清明,儼莫儼兮山精。遘生人兮何聞,今夕何夕兮筑長城!
憶我初住清虛天,笑吹龍笛蕊宮前。時騎蒼鹿繞殿戲,撞摧玉柱驚群仙。仙班不容共訴帝,帝遣謫來東海邊。人世溷濁蠅聚膻,舊游恍忽心茫然。帝呼六丁下戒敕,丁寧莫遣隨塵緣。粗人獷暴失帝旨,欻從雞肋揮熊拳。排門顛倒齒著闔,血濡狼藉唇雙穿。父憐母惜救不得,驚呼婢子成狂顛。庸醫信手亂涂藥,瘡成贅結唇珠懸。當筵每遭惡客笑,撲鏡欲絕將軍咽。趙家王孫今國手,早從紫府窺真筌。靈心昔飲上池水,禁方獨受神龍傳。三吳來往走汲汲,秋蘭一葉江湖船。金篦或刮眼中障,玉斧欲斫頭風涎。刀圭為我輕點拂,須臾贅落如增妍。梁公神針不足道,華陀刮骨何須憐。夜夢乘云歸上玄,謁帝稽首陳前愆。臣非此翁,此疾無由痊。疲癃四海今沈痼,為翁乞活三千年,要令赤子無顛連。帝為首肯低一笑,歸來月落仙華巔。仙華山高杏林赤,爾家舊業青芝田。俞跗越人今已矣,此翁絕藝誰爭先。揮斤削堊妙手不易得,賦詩為爾重續南華篇。
相忘廿載竟無書,田舍江湖各自如。曾是去官長橐筆,何妨因亂屢移居。危疆野史添行卷,朝報微言見唾馀。欲借尺縑對顏色,墨云能否一相噓。
兩岸湘云郁未開,一江湘水綠于苔。雖然帝子鸞輿遠,吹徹璚簫鳳亦來。
霜波一葉清,云峭幾花明。苔蘚皆秋色,松篁作雨聲。杯傾巖翠下,帆掛海鷗迎。何事塵途險,虛將湍瀨驚。
嘉春偶一出,城市不可看。背此彌天塵,獨立清萊畹。油菜舉黃帽,豌豆張青眼。幼韭真幼兒,亂發出地攢。使我思雞子,一炙涎口滿。延延輕陰光,漠漠山霧展。未花小桃樹,半出墻頭干。我姐出不歸,數扣徒往返。木門疑有情,清響漸柔婉。一雞啄泥砂,不畏吾軀短。聊坐園邊石,冥冥神微遠。
南曹司寇舊園亭,窗戶玲瓏晝不扃。新水一池金作隊,繁花滿障錦為屏。非因玩物移心志,且欲偷閑養性靈。有客相過莫相誚,古人憂樂是儀刑。
松下閒居幾度秋,燈前顧影獨無儔。遣情不似圓通輩,談病何如積翠流。每愧向來多寵賜,豈圖今日更推優。此恩此意誠難報,惟演真乘贊化猷。
西風一夕起平原,到處羈人憶故園。失路未須憐季子,作書方擬賀參元。功名入手無多事,塵土留人豈足論。記取他年說今日,冷云疏雨出都門。
太學修名立,甘泉晚節香。巋然周大老,好在魯靈光。馀慶滄浪水,清規壽俊坊。典刑今可挹,通德合名鄉。峨豸居烏府,時方豹守關。吾惟操白簡,渠謾倚冰山。六館為增氣,群憸覺汗顏。左遷無慍色,青史自斑斑。當軸開邊釁,朝紳半詭隨。公方司獻納,言必及安危。愿飾湟中備,毋輕馬邑師。當時雖枘鑿,今日若蓍龜。勇退歸云岫,投閒十四年。莆中無此樣,地上有行仙。健筆凌坡老,清詩輩樂天。何人綴遺稿,與作不刊傳。小試濟川手,東西兩玉虹。誰知千載計,更在十年中。砥柱老彌壯,恩波流不窮。向來香一瓣,心事與天通。
江南二月柳如繅,欲折未折風騷騷。天上神京春色好,蘭臺玉堂多俊髦。龍江公子少年日,乃翁攜之與游遨。翰墨之馀及丹青,譬彼魯削非凡刀。胡為歷碌風塵下,與世俯仰猶桔槔。未必屠龍不及豨,要是釣魚須釣鰲。亟亟上書自薦達,一刺民瘼針如毛。
水動花梢動,花搖水影搖。不知各無意,為復兩相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