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閣
客從筠溪來,欹仄困一葉。忽逢章貢余,滉蕩天水接。
風霜出洲渚,草木見毫末。勢奔西山浮,聲動古城嶪。
樓觀卻相倚,山川互開闔。心驚魚龍會,目送鳧雁滅。
遙瞻客帆久,更悟江流闊。史君東魯儒,府有徐孺榻。
高談對賓旅,確論精到骨。余思屬湖山,登臨寄遺堞。
驕王應笑滕,狂客亦憐勃。萬錢罄一飯,千金賣豐碣。
豪風相凌蕩,俳語終倉猝。事往空長江,人來逐飛楫。
短篇竟蕪陋,絕景費彈壓。但當倒罌瓶,一醉付江月。
客從筠溪來,欹仄困一葉。忽逢章貢余,滉蕩天水接。
風霜出洲渚,草木見毫末。勢奔西山浮,聲動古城嶪。
樓觀卻相倚,山川互開闔。心驚魚龍會,目送鳧雁滅。
遙瞻客帆久,更悟江流闊。史君東魯儒,府有徐孺榻。
高談對賓旅,確論精到骨。余思屬湖山,登臨寄遺堞。
驕王應笑滕,狂客亦憐勃。萬錢罄一飯,千金賣豐碣。
豪風相凌蕩,俳語終倉猝。事往空長江,人來逐飛楫。
短篇竟蕪陋,絕景費彈壓。但當倒罌瓶,一醉付江月。
客人從筠溪而來,乘坐小船顛簸困頓。忽然來到章水和貢水合流處,只見水天相連,一片浩渺。風霜使洲渚顯露,草木的細微之處也清晰可見。水勢奔涌,西山仿佛在浮動,濤聲震動著古老的城闕。樓閣相互倚靠,山川時開時合。我心驚于魚龍聚會之景,目送著野鴨大雁消失在遠方。久久眺望客船的風帆,更領悟到江流的寬闊。太守是山東的儒者,府中設有徐孺子的坐榻。他與賓客高談闊論,見解精確深刻。我把情思寄托于湖光山色,登上城墻上的殘垣。驕奢的滕王應被嘲笑,狂放的王勃也令人憐惜。耗費萬錢吃一頓飯,用千金買豐美的碑碣。豪奢之風相互激蕩,詼諧之語終究倉促。往事已去,只剩長江空流,人們來來往往追逐著飛舟。我的短詩終究粗陋,如此絕美的景色真難描繪。只應倒盡瓶中酒,一醉交付給江上的明月。
筠溪:水名。
欹仄:傾斜、顛簸。
章貢:章水和貢水,在贛州合流為贛江。
滉蕩:水勢浩渺的樣子。
毫末:指草木的細微之處。
嶪:形容山高。
史君:指太守。
徐孺榻:東漢陳蕃為豫章太守,不接賓客,唯徐孺子來訪時,特設一榻,徐去則懸之。
確論:精確的言論。
遺堞:城墻上的殘垣。
驕王:指滕王李元嬰。
狂客:指王勃。
豐碣:豐美的碑碣。
俳語:詼諧之語。
罌瓶:酒器。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滕王閣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歷史上有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詩作。詩人可能在游覽滕王閣時,目睹眼前的壯麗景色,聯想到滕王閣的歷史故事以及滕王、王勃等人的事跡,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滕王閣之景抒發對歷史興衰的感慨。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色與歷史人文相結合,既有對景色的細致描繪,又有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也展現了詩人對滕王閣這一文化古跡的獨特感悟。
故事未悲人已悲,深情必遠白頭期。一馀思念揪心骨,滿院金黃銀杏枝。
幾度更衣未忍辭,回眸那敢說恩私。乍思憐母還憐婿,背立無言獨忖時。
藝逢知己敢相呈,幾夜論文喜氣生。筆陣我甘三舍退,詩壇君使四筵驚。公初傾蓋冬將半,予擬乘軺歲欲更。特與幽人助行色,一聲寒角隔煙鳴。
醉拍闌干起白鷗,登臨不盡古今愁。六朝人物空流水,三國江山獨倚樓。禿發涼風吹木葉,孤城落日下簾鉤。海門不管興亡事,猶送春潮打石頭。東風吹樹散晴嵐,獨上層樓酒半酣。拍岸潮聲來海外,滿江山色入淮南。當時霸主分三國,此日吳禪老一龕。惟有樓前舊時柳,年年三月色如藍。
水秀山明幾百年,一朝城市化荒煙。朱門富貴已如此,猶有人爭舊墓田。谷陵岸谷本何常,盡是盤龍夢里岡。欲買一丘埋渾沌,卻教世上再羲黃。
坐臥常攜酒一壺,不教雙眼識皇都。乾坤許大無名姓,疏散人中一丈夫。
塔日微微墮,禪居隱隱涼。軒開惟有竹,坐定始聞香。萬古風塵地,三生水月鄉。頻來尋白社,不為禮空王。
不拜春官為座主,親逢天子作門生。
遺草茂陵封禪書,豈同奉璧藺相如。長卿慕藺終堪愧,但愛還鄉駟馬車。
天涯此別意何窮,一片愁心萬里同。明鏡曉霜驚白發,浮亭秋雨夢青楓。書回絕島孤帆遠,門掩寒塘舊業空。說著登臨多感慨,一緘封淚寄南鴻。
化腐來新彩,含輝向本叢。華身依玉露,流影度金風。不以明開夜,安知色在空。秋容初一散,爾意莫匆匆。
瞻彼北邙下,累累總丘墳。古道翳榛莽,老樹含風云。晨昏樵牧歌,來往狐兔群。白骨亦已朽,寧復有精魂。人生天地間,暫寓難久存。年命乃有限,嗜欲胡無垠。營營苦不足,東西日紛紜。一朝委山丘,貴賤寧復論。不如謝塵鞅,笑傲云水村。
幽甚南雷路,嘗聞故老傳。墟通賣魚碶,潮入種蚶田。欞子渾成樹,桃花不計年。山中多佛寺,燈火肅芊芊。
昨日龍山把酒杯,今朝還上最高臺。西風不待重吹帽,黃菊何因緩緩開。
詩到堯夫不論家,都隨何柳傍何花。無住山僧今我是,夕陽庭樹不聞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