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滯高安四年有余忽得信聞當除官真揚間偶成小詩書于屋壁
數間茅屋久蹉跎,四見秋風入薜蘿。
北棹偶然追雁羽,南公誰復伴漁蓑。
三年賈傅驚吾老,九歲劉郎愧爾多。
此去仍家江海上,不妨一葉弄清波。
數間茅屋久蹉跎,四見秋風入薜蘿。
北棹偶然追雁羽,南公誰復伴漁蓑。
三年賈傅驚吾老,九歲劉郎愧爾多。
此去仍家江海上,不妨一葉弄清波。
幾間茅屋荒廢許久,我在這里已虛度了不少時光,四次見到秋風拂入薜荔女蘿。我偶然乘船北去,好似追逐著大雁的蹤跡,可如今又有誰能像南公那樣與我相伴,一起披著漁蓑。賈誼被貶三年就讓人感嘆歲月易逝,而我自愧不如九歲便能作詩的劉郎。此次前往真州、揚州任職,依舊安家在江海之上,不妨駕著一葉扁舟在清波中自在遨游。
蹉跎:虛度光陰。
薜蘿:薜荔和女蘿,常借指隱者的服裝或住所。
北棹:向北行駛的船。
南公:可能是作者在高安時的友人。
賈傅:指賈誼,他曾被貶為長沙王太傅。
九歲劉郎:可能是用典,泛指年少有才者。
詩人在高安留滯四年多,突然得到消息將在真州、揚州任職,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他在高安的生活或許并不如意,時光流逝讓他感慨,而即將赴任新職又讓他有了新的期待。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留滯歲月的感慨和對未來的期許。其特點是情感細膩,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但能反映出詩人特定時期的心境和創作風格。
五月湘陰歷萬峰,偶因佳節憶閩風。剝殘角黍羔肪白,摘下楊梅火齊紅。蒲草嫩香浮竹葉,海山脆玉出筠籠。臺江最是繁華地,鼓吹喧闐夕照中。
坤軸南回地盡頭,巨靈見掌鎮中洲。打開放水澄環海,擘列分山觀四州。一朵金蓮擎碧落,五株玉筍泮清秋。明時維岳頌神降,還繼嵩高詠有周。
國初吾鄉民,萬戶一逢掖。蓋自咸平后,俊髦始接跡。
神京北望涕汍瀾,金殿凄涼玉輦寒。已是王琨傷老壽,漫尋徐廣問悲歡。愴心禾黍頻年事,冷眼彭殤一例看。聞道諸君裒雅集,可容長樂敘弁端。
虎頭燕項封侯骨,捷奏紅旌報建章。痛飲黃龍真快意,帳前生縛谷蠡王。
余昔在鄉里,佳樹接芳園。今來游上國,復獲常討論。當春愔散策,暇日玩清尊。幽悰并無托,欲與靜者言。
東坑石路入云堆,東岸人家倚岸隈。半沼紫萍風乍過,一林黃葉雨初來。澗寒野鳥還爭聚,山暖巖花只自開。卻望松楸生暮色,重來悵望使心哀。
昊蒼眷命,興王統天。業高帝始,道貌皇先。禮成化穆,樂合風宣。賓朝荒夏,對揚穹玄。
一陣清霜,千峰寒色,里許是誰看轉側。家風克紹紹非功,撫背忽驚兒脫白。
維舟亭下偶登臨,下蔡風流古至今。遠嶺抱淮隨曲折,亂云行野乍晴陰。幽人憔悴搔白首,啼鳥哀鳴思故林。觸處涂窮何足慟,直回天地入悲吟。
赫赫光華奪景星,斯文宗主在先生。他年奏賦通明殿,已信君王不敢名。
因甚年來可作詩,奈何人老又春歸。流鶯不忍花離披,啼到黃昏猶自啼。年來因甚可吟詩,桃李無言鶯有辭。啼到黃昏猶自啼,奈何人老又春歸。
丈夫貧賤相看老,歲寒松柏同枯草。發憤徒為風雅篇,羈懷又向燕云道。云中地苦難為情,匹馬蕭蕭事遠征。淚灑昭君青草墓,歌投都尉牧羊城。不嫁紅顏廝養卒,何妨奇服曼胡纓。雕蟲篆刻雖無用,一字褒譏臣子恐。君追孔氏著麟書,我學三閭持橘頌。云中魏尚舊宣威,今日曹公肅鼓旗。緩帶投壺垂雅頌,彩毫題賦掩晴暉。容儀欲見如瓊樹,書札相將隔紫微。八月龍沙飛急雪,中軍置酒琵琶咽。令德高言相獻酬,君歡好把酡顏啜。
風雨應愁墊角巾,相看渾笑出途貧。知津更試輕舟捷,諳路寧論老驥馴。眼底風波懷共濟,望中仙侶詫傍人。明朝掛席期重到,潦盡川平霽色新。
淹藥裹,楚客憺將歸。一點斜帆和雁遠,離心爭逐片云飛。有淚上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