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正彥法曹
憶見君兄弟,相攜謁侍郎。
通經夸早歲,落筆盡成章。
試劇何輕銳,當官便激昂。
三年知力竭,大府覺才長。
知已未如格,歸貲才滿囊。
舊書還讀否,師說近凄涼。
憶見君兄弟,相攜謁侍郎。
通經夸早歲,落筆盡成章。
試劇何輕銳,當官便激昂。
三年知力竭,大府覺才長。
知已未如格,歸貲才滿囊。
舊書還讀否,師說近凄涼。
記得初見你和兄弟,攜手去拜見侍郎。早年就以精通經籍為人夸贊,落筆便能寫成文章。處理政務何等輕捷敏銳,為官任職意氣激昂。三年過去知道你已心力交瘁,上級官府也發覺你才能優長。知己沒能讓你如愿升遷,歸家的錢財剛剛滿囊。過去的書籍還讀嗎,《師說》如今讀來令人感到凄涼。
謁:拜見。
通經:精通經籍。
試劇:處理政務。
格:規格,指升遷的標準。
貲:同“資”,錢財。
師說:指韓愈的《師說》。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官場升遷機制存在一定問題,友人張正彥雖有才能卻未能得到相應的升遷機會,詩人可能是在友人仕途不順歸家時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張正彥才學的肯定和仕途不順的同情。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回憶和敘述展現友人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友人的關懷和對社會現象的思考。
夔門春水拍天流,人日傾城踏磧游。古廟蟲蛇穿畫壁,竹風溪雨共啾啾。
入幕未展才,辛苦在道路。回首一茫茫,風悲浮云去。
騎馬出都門,望望長江曲。江水清以駛,江草萋以綠。黃君有遠行,離色宛可掬。路入秦時郡,符剖漢廷竹。我起酌君酒,薦以古規祝。筑室首基址,為政首風俗。風俗茍不佳,政美何足錄。君登江上舟,我騁江上目。江空不見人,只見云相逐。
別時愁。會時愁。離合一生霜鬢秋。骨灰情始休。恨無由。思無由。淺醉初逢一味羞。背人紅淚流。
君不見長江滔滔發源來自西,坎德至清且潔徹底無濁泥。浩蕩遽使星河動,蒼茫不教日月迷。夏禹為疏鑿,力與神功齊。探勝詎言彭蠡澤,遇仙寧說武陵溪。千轉乎赤楓之岸,萬折乎黃蘆之堤。地非關百馀里,波倒翻如許長。朝橫蜃樓氣,夜閃驪珠光。若開辟,無灣子,路易盡,止莽流,徒泱泱。又不見漢代車生,一日九遷,恐造物忌之而有妨。吾不知使君理郡何如也,父老欲挽不留遙相將。放逐時人意,誰復此心忘。歷觀史傳賢愚善惡生性也,其奈蜉蝣撼綠楊,枝葉榮悴在風霜。我亦徬徨,彼亦徬徨,夾道班馬連嘶駐夕陽。古來宦達有行藏,好駕輕帆無恙赴大梁。訪信陵,可話壯圖,遮莫寶劍閉匣含星芒。
鄉錄留名姓,遺圖見影神。鳴琴瀔水曲,歸櫬贛江濱。哭墓門生老,傳家嗣子貧。卷中哀挽客,存者更何人。
桂江煙水接瀟湘,遠客歸來道路長。卷里謾多新制作,篋中猶是舊衣裳。逢人且說身如夢,老我相看鬢已霜。此去莫教音問隔,雁飛今喜過衡陽。
甘菊臥風雨,枯荷暗池塘。達人聽榮悴,志士費感傷。亭亭巖桂花,已作宮槐黃。諒無青霞客,誰與媚孤芳。
夢里神交幾見親,畫中還比夢時真。歲寒心事東風面,人與梅花一樣春。
此日逢人好,邀賓荷主賢。臺霜凝畫戟,庭柏近芳筵。雪擁千門曙,春增萬象妍。曾同杏園宴,相對惜華年。
鸞凰翥丹霜,尺鴳搶枯株。知止各翱翔,卑高一何殊。精衛苦填海,冤憤一何愚。鸤鳩不為巢,亦自有所居。偉哉衡門士,高臥一束書。曲肱有馀樂,不用長者車。
食有溪魚臥有裀,受恩深重更無倫。苦將乳鼠誇為瑞,恐負隆冬蠟祭人。
令節仍長至,公家放小休。愁城開六府,醉眼見千憂。梅萼含春小,云容帶雨收。曦娥自來往,生理百年浮。
南園北園花滿風,南枝與客兩飄蓬。平生一點調元意,都在吟情句眼中。
夢悟青霄月正高。射蟠桃。一枝白筆得逢遭。更兼刀。應手詩詞隨寫染,運風騷。玉箋上面起云濤。任陶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