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游南湖三首 其三
攜手臨池路,時逢賣酒壚。
柳斜低系纜,草綠薦傾壺。
波蕩春心起,風吹酒力無。
冠裳強包裹,半醉遣誰扶。
攜手臨池路,時逢賣酒壚。
柳斜低系纜,草綠薦傾壺。
波蕩春心起,風吹酒力無。
冠裳強包裹,半醉遣誰扶。
我和友人攜手漫步在池塘邊的小路上,不時能看到賣酒的小店。柳樹傾斜著,枝條低低地垂下來,正好可以系船纜;綠草茵茵,像是在為我們的暢飲作鋪墊。湖水蕩漾,撩撥起我內心的春情;春風吹拂,讓酒力漸漸消散。身上的官服緊緊束縛著我,我已半醉,又能讓誰來攙扶我呢?
臨池路:靠近池塘的小路。
賣酒壚:賣酒的地方,古時酒店前放酒甕的土臺子。
薦:鋪墊。
傾壺:指飲酒。
春心:春日引發的情思。
冠裳:官服。
強包裹:勉強束縛著。
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有祭祀、踏青等習俗。詩人在寒食節出游南湖,當時可能正處于官場,雖有出游的閑適,但官服所代表的官場規則仍束縛著他,使其內心產生矛盾。
這首詩描繪了寒食節游南湖的情景,主旨是表達詩人對自由閑適生活的向往和對官場束縛的不滿。詩中景與情交融,具有一定的藝術感染力,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世界。
宜春寶字绤銜龍,蒼帝初乘列子風。鱷渚棠陰歌召父,驪峰藜杖候萊公。花前綵勝開雙篆,竹下云翹舞兩同。仙令行春噓黍谷,陽和先滿兩花封。
枝分清淺流,縱橫貫城市。還如恩在人,潤澤無終既。
汝年三歲父亡身,汝父先亡母苦辛。難得光陰到今日,加冠見汝又成人。
一箭漳蘭放。透筠簾、幽芬占斷,酴醾寶相。欲寫情芳無閒筆,空谷久消心象。展湘簟、波紋盈望。聽雨獨眠忘憂館,正藥煙、風定人微恙。壺漏水,幾消長。閒愁依舊年時樣。任輸他、道書開闔,井華供養。歸本欣然留亦好,何必丹砂氣王。剩兩眼、觀書雪朗。一卷霜腴叢殘譜,付人閒、秋士腸回蕩。重按拍,試呼釀。
北海之濱舊結廬,東園松竹未應疏。云山壁上無聲畫,風雨鐙前有味書。懶向雞蟲爭得失,時將烏兔驗盈虛。家居自為鱸魚戀,豈待秋風賦遂初。
十道豐碑赑?崇,樓船橫海建奇功。祗今僵臥荒煙里,破碎江山鬼不雄。
纖月破輕煙,枝頭鳥語妍。灞橋歸路晚,別思總堪憐。
何處吟詩好,詩吟紅旭樓。潮迎東海闊,山涌大江流。百尺雄心上,千家曉夢稠。此時無所詠,遲暮復何求。
西天屠子氣雄豪,欺負神洲罪莫逃。武帝當頭輕一拶,果然提起活人刀。不是風幡動,天生李老君。出胎頭上發,寸寸白如銀。一語離窼窟,千生出蓋纏。夜來風雪惡,木折古巖前。金不博金,水上洗水。二祖腦后露腮,達磨當門無齒。生死自憐同室穴,因何中路隔關山。一朝忽得親兒證,趯踏方知蓋覆難。
父兮母兮曾城側,饑烏巢我墓上柏。清明重九始一來,人壽幾何天罔極。瘞中龍劍躍且鳴,有子雖長不得力。嗚呼三歌兮淚未歇,馀名豈足榮枯骨。
紅綃皮皺核丁香,日曝風凝玉露漿。不向海邊為逐客,長安無此荔枝嘗。
君看得全者,無妨竟墜車。渴羌情固甚,狂客樂偏馀。泥飲從吾輩,歡呼好共醵。言尋叢柳岸,爛漫對江漁。
玉宇宜朱夏,壺冰生晚涼。深心念行暍,清夜久焚香。
高秋伏枕?湖濱,憔悴誰憐似楚臣。怪爾紅顏青鏡里,潘郎本自玉為人。湖上青山對濁醪,故人遙望白云高。愁中那得無秋興,賦就看君已二毛。
日應群機必有方,未知何處覓南陽。自從失卻猢孫后,橋上多時不作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