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鐘山
江南四月如三伏,北望鐘山萬松碧。
杖藜試上寶公龕,眾壑秋聲起相襲。
青峰回抱石城小,白練前橫大江直。
石梯南下府城闉,松徑東蟠轉山谷。
喬林無風聲如雨,時見游僧石上息。
行窮碧澗一庵巖,坐弄清泉八功德。
歸尋晚飯眾山底,困臥定林依石壁。
朝游不知澗谷遠,莫歸但覺穿雙屐。
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掃盡人間跡。
客到惟燒柏子香,晨饑坐待山前粥。
丈夫濟時誠妄語,白首居山本良策。
茹蔬飯糗何足道,純灰洗心聊自滌。
失身處世足愆尤,愧爾山僧少憂責。
江南四月如三伏,北望鐘山萬松碧。
杖藜試上寶公龕,眾壑秋聲起相襲。
青峰回抱石城小,白練前橫大江直。
石梯南下府城闉,松徑東蟠轉山谷。
喬林無風聲如雨,時見游僧石上息。
行窮碧澗一庵巖,坐弄清泉八功德。
歸尋晚飯眾山底,困臥定林依石壁。
朝游不知澗谷遠,莫歸但覺穿雙屐。
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掃盡人間跡。
客到惟燒柏子香,晨饑坐待山前粥。
丈夫濟時誠妄語,白首居山本良策。
茹蔬飯糗何足道,純灰洗心聊自滌。
失身處世足愆尤,愧爾山僧少憂責。
江南四月熱得像三伏天,向北眺望鐘山,萬株青松一片碧綠。我拄著藜杖登上寶公龕,眾多溝壑里秋聲陣陣相襲。青色山峰環繞,石城顯得渺小,白色的江水如練,橫在前方,浩浩蕩蕩。沿著石梯往南下到府城城門,松徑向東蜿蜒轉入山谷。高大樹林無風卻像有雨聲,不時看見游僧在石上休息。走到碧綠山澗盡頭的庵巖,坐著賞玩八功德的清泉。回去在眾山腳下找晚飯,困倦地躺在定林寺依著石壁。早上出游沒覺得澗谷遙遠,傍晚歸來只感覺磨穿了雙鞋。老和尚獨自住在泉邊,十年間已掃盡人間蹤跡。客人到了只燒柏子香,清晨餓著肚子坐等山前的粥。大丈夫濟世的話真是虛妄,年老隱居山中本是良策。吃蔬菜干糧何足掛齒,用純灰洗心姑且自我洗滌。我處世失當過錯很多,慚愧不如山僧少憂愁和責任。
三伏:初伏、中伏、末伏的統稱,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杖藜:拄著藜杖。
寶公龕:寶公即南朝高僧寶志和尚,龕是供奉神佛或神主的小閣子。
石城:指南京。
白練:白色的絹,這里形容江水。
府城闉(yīn):府城的城門。
蟠:盤曲。
八功德:指八功德水,傳說有八種功德的泉水。
定林:定林寺。
莫:同“暮”。
茹蔬飯糗(qiǔ):吃蔬菜和干糧。
愆(qiān)尤:過失、過錯。
王安石晚年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這首詩可能創作于此時。他經歷了政治上的起伏,此時寄情山水,在鐘山的自然美景中尋求內心的寧靜。
這首詩描繪了鐘山的美景和山中生活,主旨是表達歸隱之意。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王安石晚年詩歌風格的轉變,更趨向于自然、閑適。
魚信還催花信開,花風得得為誰來。舒柳眼,落梅腮,浪煖桃花夜轉雷。
十下鐘鳴院落,三竿日上窗欞。載酒人來且去,先生高臥未醒。
亞字紅橋折向東,櫓枝搖曳太匆匆。云多離合晴難定,花有陰陽致不同。逼近更聞香蕩越,薄瞑猶勝月朦朧。明眸焉肯輕回睞,自覺微波面面通。
熟客常來坐小軒,神聊瞎侃有真言。燈前嘆息兼狂叫,似聽荒山啼夜猿。
身墮虛空如夢覺,萬機截斷任天真。單單留得娘生口,個事如何說向人。
溪源巖鏬細,花氣水邊清。夢起三竿昃,風回一葉經。約荷收獨繭,對月濯塵纓。舟楫從茲去,煙波空復情。
碧溪紅樹試秋容,晚岫云歸不隔鐘。城上至今多望氣,不知誰復識真龍。
絕塞居閒暫息機,晚云看盡攬征衣。夕陽下地群鴉集,風色橫天一隼歸。壯歲自傷塵鬢改,故人漸覺尺書稀。酒酣獨立蒼茫里,何處高鴻避繳飛。
草木榮兮春歸,桃李芳兮菲菲。彼日月兮如馳,人生行樂兮能幾時。上林池館變荊棘,姑蘇臺榭游狐貍,人生行樂兮能幾時。能幾時兮可奈何,當歌莫惜朱顏酡。
此身消受覺無多,何用勞勞逐世波。日飯兩升嫌過飽,晚斟三盞適微酡。行隨竹下寧須杖,聽到枝頭亦當歌。獨有頑兒不解事,隨人猶赴孝廉科。北窗復得傲羲皇,入夏園林日漸長。寥寂每因得句破,多閒猶覺種花忙。時開異卉誇為圃,便向同聲索和章。莫問升沈身外事,邯鄲吾已熟黃梁。
邊城草木萬軍屯,怪石嶙峋虎豹蹲。天險盤空橫棧閣,靈關奪隘鎮夔門。野花碧染萇弘血,春樹紅招望帝魂。看盡奇山輸入峽,雄心頓歇笑桓溫。
壞干系短綆,灌莽生石路。披草汲清泠,冥然愜幽遇。天風入泬寥,坐看高下樹。
端坐圓通微妙相,眾生眼里堆青嶂。曉來窗外聽啼禽,春風不在花枝上。頭上寶冠牛戴角,腳下蓮華馬踏蹄。通身瓔珞皮毛債,歷劫風流輥水泥。心塵脫落開巖洞,自性圓通儼紺容。天子敬,龍之恭,不以為喜安然中。咦,更薦海濤翻黑風。
到來常聽說清虛,手把玄元七字書。仙籍不知名姓有,道情惟見往來疏。已能絕粒無饑色,早晚休官買隱居。便欲去隨為弟子,片云孤鶴可相于。
勸盡瑤卮酒。看江山、有情如此,公能留否。一代才人陳無已,早識名高北斗。問故里、橋三百九。鴻雪前游同指點,謁崇祠、曾拜姑蘇守。卅載事,猛回首。聲華不脛天涯走。劇喜是、殊方把袂,蠻鄉攜手。桂嶺環城嵐煙翠,合讓詩仙領受。只惆悵、相思江口。十幅蒲帆東去速,賦驪歌、拙調慚粗丑。佇尺素,書堂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