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寄圣壽聰老
五年依止白蓮社,百度追尋丈室游。
睡待磨茶長展轉,病蒙煎藥久遲留。
贊公夜宿詩仍作,巽老堂成記許求。
回首萬緣俱一夢,故應此物未沉浮。
五年依止白蓮社,百度追尋丈室游。
睡待磨茶長展轉,病蒙煎藥久遲留。
贊公夜宿詩仍作,巽老堂成記許求。
回首萬緣俱一夢,故應此物未沉浮。
五年來我在白蓮社中依傍修行,上百次追尋著去丈室拜訪。睡覺時等著磨茶,輾轉難眠;生病時承蒙您煎藥,讓我久留調養。贊公夜晚住宿時仍能作詩,巽老堂建成后還答應我寫記。回首往事,一切因緣都如一場夢,所以這世間事物本就無所謂沉浮。
依止:依附、依靠。白蓮社:東晉慧遠于廬山東林寺創立的佛教結社,后世泛指僧團。
丈室:原指長老的居室,后泛指僧人的禪房。
贊公:可能是一位僧人。
巽老:可能是一位僧人。記許求:答應寫記。
萬緣:指一切因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內容推測,詩人可能曾在白蓮社修行或與該寺院有密切往來,在離開一段時間后,回首往事,有感而發寫下此詩。當時佛教在社會有一定影響力,寺院生活也是文人常涉足的領域。
這首詩主旨是回憶往昔寺院生活并感慨世事如夢。其突出特點是禪意濃厚,以平實的語言記錄生活片段并抒發感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但為研究當時寺院文化和文人與佛教的交流提供了素材。
二十交游六十過,細翻往事竟如何。中原舊友都非昔,天下才人本不多。夜雨馀寒惟濁酒,春深得計有煙蓑。臨池半月蠅頭字,肯信蘭亭不換鵝。
迷藏斗酒舊成群,夜夜潛游抵夜分。罰盞任冤偏后醉,奇香雖秘得先熏。箏娘乞句留鈿帶,簫史求書展練裙。無限斷腸蹤跡處,壞墻風雨繡苔紋。
同沾雨露恩,千林作一碧。誰憐秋轉深,葉葉異顏色。
一上松蘿數千刃,學如九轉煉還丹。且將員木警宵寐,莫厭斷齏供晝餐。松葉亂云孤嶂暝,杏花疏雨晚窗寒。樂羊莫起思鄉念,應誤佳人機杼難。
道路北風發,飄飖吹我行。他鄉換雙鬢,殘歲轉孤旌。夜雨草根活,晨暉山色明。經過從候吏,雜樹識方名。
江上逢王九,孤舟日已斜。紅妝惱春夜,白發醉誰家。斷岸深無柳,荒村半有花。武林山水地,歸路勿云賒。
文字垂青史,瞻容起后思。一生金鑒錄,千載曲江祠。風度曾聞昔,衣冠今若茲。迂愚初入仕,忠藎定公期。
才過粵嶺已聞名,漱石空懷兩載情。乘興頓忘冰雪色,望來漸覺骨神清。嵯峨石勢危城出,澎湃溪聲春雨平。心目屢分無可似,寒燈疏磬月微明。
空山。琤然。潺湲。響流泉。誰傳。泠泠古音無人彈。長松夭矯參天。云滿軒。娖塵靜譚玄。問若聃與周孰賢。子期已矣,予欲無言。二三子者,來共爐看茗椀。山與目相流連。水與心相周旋。陶琴寧設弦。莊漁而忘筌。袖手謝人間。聽他塵外啼杜鵑。
傴僂溪頭白發翁,暮年心事一枝筇。山銜落日青橫野,鴉起平沙黑蔽空。天下可憂非一事,書生無地效孤忠。東山七月猶關念,未忍沉浮酒盞中。
容成與浮丘,毋乃非神仙。御女教軒皇,徒為后世傳。君今返黃山,一手攜?娟。莫上丹臺峰,長跪天老前。素女安可師,大道貴自然。鳳凰不下地,鴛鴦不上天。甘瓜相鉤帶,生子期連綿。況君美天爵,將為用世賢。文章有奇器,金石能相宣。
亮月殊鄉滿,疏螢旅閣輝。并懸心獨耿,同寄影難飛。千里芙蓉枕,三山薜荔衣。故園虛引望,終夕夢魂歸。
近市不聞喧,心閒俗亦惇。樂憂回也巷,貴賤翟公門。鳥集塘前樹,人歸原上村。讀書非射策,猶自不窺園。
滴露研珠染素秋,輕黃淡白總包羞。量空金粟知難買,擊碎珊瑚惜未收。仙友自傳丹灶術,狀元須作錦衣游。一枝擬問嫦娥乞,管取花神暗點頭。
不堪回首臥云鄉。羈宦負清狂。年來鏡湖風月,魚鳥兩相忘。秦塞險,楚山蒼。更斜陽。畫橋流水,曾見扁舟,幾度劉郎。半銷檀粉睡痕新。背鏡照櫻唇。臨風再歌團扇,深意屬何人。輕調笑,淺凝顰。認情親。最難堪酒,似不勝情,依樣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