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金山貽了元
何年靈鷲鳥,飛落大江心。
石壁雖難轉,風波不易禁。
樓臺分左右,日月見浮沉。
便欲歸休庇,長嗟世累深。
何年靈鷲鳥,飛落大江心。
石壁雖難轉,風波不易禁。
樓臺分左右,日月見浮沉。
便欲歸休庇,長嗟世累深。
不知哪一年靈鷲鳥,飛到了大江中心。石壁雖難以轉動,卻也難以禁受風波。樓臺分布在左右兩側,能看見日月的浮沉。我便想在此歸隱棲息,可長嘆世間的牽累太深。
舟次:船停泊。
貽:贈送。
靈鷲鳥:傳說中的神鳥,這里借指金山。
禁:承受。
歸休庇:歸隱棲息。
世累:世間的牽累。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可能是詩人乘船路過金山,被金山的景色所觸動,聯想到自身的境遇,從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動蕩或個人生活中有諸多煩惱,使得詩人產生歸隱之念。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借景抒情,表達歸隱之意。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以金山之景寄托內心感慨。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非常著名,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體驗和創作風格。
高柳春才軟,凍梅寒更香。暮雪助清峭,玉塵散林塘。那堪飄風遞冷,故遣度幕穿窗。似欲料理新妝。呵手弄絲簧。
冷落詞賦客,蕭索水云鄉。援毫授簡,風流猶憶東梁。望虛檐徐轉,回廊未掃,夜長莫惜空酒觴。
風雪驚初霽,水鄉增暮寒。樹杪墮飛羽,檐牙掛瑯玕。才喜門堆巷積,可惜迤邐銷殘。漸看低竹翩翻。清池漲微瀾。
步屐晴正好,宴席晚方歡。梅花耐冷,亭亭來入冰盤。對前山橫素,愁云變色,放杯同覓高處看。
臥里卻忘適,出山愿始遺。
聊同蕉鹿夢,豈負冥鴻飛。
何物塵簪紱,拋吾舊釣磯。
兒童填巷口,問客幾時歸。
名高二相雖陳跡,
猶是官梅玉雪風。
吟到金華侍臣語,
不妨包括錦囊中。
云龍山頭石皚皚,
遙接孤城戲馬臺。
春風一盞有何限,
不見黃河天際來。
蔗圃千畦植,村農利溥長。
節多如竹秀,葉密似葭蒼。
揭揭風吹響,湛湛露釀漿。
待當秋九月,處處獻新糖。
石田茅屋。老去安耕讀。門外春風芳草綠。容我倒騎黃犢。
前村風雨催歸。垂楊吹斷柔絲。兩手按翻箬笠,一身抖亂蓑衣。
一程芳草清明近,吩咐鶯鸝。休憑悲啼。留得春魂穩處棲。
綺羅未必真成障,詩到無題。人到無依。故國東來雁北飛。
城南枯樹唐時物,
每過山門一省尋。
已失婆娑當日態,
托根曾不在山深。
遠近郊原煙雨收,無邊光景觸吟眸。
欲扶蒼玉出城去,更散黃金買酒游。
天氣大都春半好,物華多在郭南優。
錦城一掌未曾遍,況問瑤池與十洲。
時文圣明運中興,道太清。
業敷天,功扶世,治化升平。
和神人,靖邊境,敘彝倫,協咸英。
一德秉精誠。
璇衡齊,七政享,明堂大典斯成。
奠玉帛,潔粢盛,妥神靈,兆休應。
報深恩,罔極難名。
貧仕任固小,會計未可失。
方今備千品,內外有卑秩。
孰當責在己,施設能自必。
拘文已難騁,避世固多屈。
細云且可略,于大復何實?
所就正如斯,與古豈同術?
雖非萬鐘富,茍冒歸一律。
焉能示朋友,學仕空自咄。
弄絲楊。重過廢館,閑池頓起思量。
正髣髴紙鳶舊處,依稀竹馬兒時,巡檐繞墻。
當年無限風光。月照千山裙幄,鶯啼一院糟床。
漸舞榭成墳,歌臺作寺,松雛已老,梅妻都嫁,祇剩亂澗,閑騰鼯鼬,矮坡斜下牛羊。
太蒼茫、疏林一抔夕陽。
百里望空城,郁郁何青青。
瞎兒不知法,仰不見天星。
我豈長貧者,終當以儉名。
諸郎方佩玉,夫子亦專城。
盛德容追想,吾家失老成。
東風在蒿里,凝睇不勝情。
金閨平帖春云暖。晝漏花前短。玉顏酒解艷紅消。一面捧心啼困、不成嬌。
別來新翠迷行徑。窗鎖玲瓏影。砑綾小字夜來封。斜倚曲欄凝睇、數歸鴻。
廉纖小雨池塘遍。細點看萍面。一雙燕子守朱門。比似尋常時候、易黃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細作更闌語。相將羈思亂如云。又是一窗燈影、兩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