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寧壬子八月于洛陽妙覺寺考試舉人及還道出嵩少之間至許昌共得大小詩二十六首 登嵩山十首 其六
登封事已遙,大碑摧風雨。
靈壇久銷禿,古木中梁柱。
峰巒至此盡,蒼石無寸土。
俯視萬仞高,悲辛但狂顧。
登封事已遙,大碑摧風雨。
靈壇久銷禿,古木中梁柱。
峰巒至此盡,蒼石無寸土。
俯視萬仞高,悲辛但狂顧。
登封祭祀的事已成為遙遠的過去,巨大的石碑被風雨摧毀。神靈的祭壇早已破敗,古老的樹木成了支撐的梁柱。峰巒到這里就到了盡頭,青色的石頭上沒有一寸泥土。俯視著萬丈深淵,心中悲辛只能瘋狂地四處張望。
登封:指古代帝王登嵩山封禪之事。
靈壇:祭祀神靈的祭壇。
銷禿:破敗的樣子。
此詩創(chuàng)作于熙寧壬子(1072 年)八月,詩人在洛陽妙覺寺考試舉人結(jié)束后,途經(jīng)嵩少之間所作。當時社會處于變革時期,詩人或許借嵩山的滄桑變遷,抒發(fā)對歷史和現(xiàn)實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歷史興衰,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嵩山的破敗之景抒發(fā)內(nèi)心悲辛。在文學史上體現(xiàn)了詩人對歷史題材的關(guān)注和獨特的情感表達。
淡淡九畹質(zhì),雅好住山林。
幽香不求知,伯夷叔齊心。
世道不復古,紉佩取騷吟。
往歲來青門,車中同白發(fā)。今歲去青門,惟見車碾雪。
雪中烏鴉飛,令人意凄絕。念我與我姑,今乃成永訣。
靈旐何遲遲,輀車何兀兀。婦行及關(guān)前,延佇未敢發(fā)。
望姑魂歸來,同出此秦闕。相將供南返,卜葬先人穴。
棺只一板隔,身直九泉徹。音容日益遠,痛苦聲難達。
山深狐貍多,夜靜鵑啼血。姑寒衣誰進,姑饑食誰設。
不如此長途,朝夕得奠醊。
江樹無煙。清輝寒影在中天。謝池家宴,休教辜負今夜十分圓。一樽相對靜娟娟。分得金波漾酒船。更闌酒盡不成眠。一枝仙桂,好事說明年。
月照三更。鵲繞南枝雁亦驚。庾樓高興,休教辜負今夜十分明。凄清何處管弦聲。彷佛燕臺紫陌行。便從今夕話離情。明年此景,又隔鳳凰城。
抱道守一隅,脈脈自尋樂。
行到懶云峰,坐看飛泉落。
恍忽玉虬懸,千尺來天廓。
素琴斂徽音,短言用斟酌。
山色暝歸途,疏煙紛漠漠。
山到春深翠色多,風來香艷鳥來歌。
欲尋高隱人何處,茆屋臨巖護薜蘿。
木犀倜儻散麩金,
松舉笙竽竹奏琴。
臨水芙蓉自兒女,
鏡邊刺繡晚沉吟。
楚南少人而多石,此語吾聞諸柳侯。
我亦自是石之一,遠尋石友來定州。
定州城北眾春園,槐柳夾道綠映門。
摳衣直下石公拜,安知中無蘇子魂。
黑白相錯石之文,盛以芙蓉丈八盆。
惜哉無人作飛雨,不見中流雪流奔。
我為若歌若起舞,平泉木石在何許。
當時不遇蘇長公,也應終古閟塵土。
獨恨楚石空嶙峋,平生拂拭竟何人。
新鶯啼向曉,有疏梅橫窗,一枝斜裊。尚凝殘寒,料夜里風雨,落花非少。滿眼沉陰,清興淺、凹闌慵繞。駘蕩東風,催送年光,茂陵人老。
惆悵天涯芳草,覷燕子空梁,碧沙煙窈。隱約遙峰,憶半簾妝面,黛眉顰笑。夢冶春融,香徑短、嬌紅誰掃?漫想塵生羅襪,凌波步小。
過去墮坑塹,
回來卻被壞。
者些尾巴子,
直是甚奇怪。
芳姿曾映羽人冠,
仙掌擎來玉露寒。
金粉只今成寂寞,
唯馀向日寸心丹。
把菊偏驚久客情,淮河西下薊鴻聲。
樓船萬里滄波涌,砧杵千家朔吹生。
絕塞頻年猶住牧,故鄉(xiāng)多難未休兵。
君看天地干將氣,不為悲秋淚滿纓。
晝守東南鼎祚過,翠華冉冉渡黃河。宮基雨過饒蒼蘚,御苑春回長碧莎。
閭井至今崇綺麗,湖山依舊事謳歌。玉魚金椀無從問,塔影山陰夕照多。
天目峰摧王氣終,長江戰(zhàn)艦順流東。翠華搖落三宮遠,紫禁荒涼六鼓空。
和靖湖邊虛夜月,岳王墳上老秋風。興亡自昔關(guān)天運,莫遣哀吟兩鬢蓬。
異哉一女子,
獨抱母啼號。
非但脫虎口,
還能落獸毛。
澹澹秋容媚曉山,
垂垂珠露滿田間。
最宜虛室清涼夜,
知是云龍帶雨還。
愛竹舊時王子猷,
造門忘主見風流。
如君不但無鎖鑰,
更向山陰具小舟。
笑謂東陽子。論男兒、泥涂休恨,云霄勿喜。自昔奇才多淪落,溷跡屠羊牧豕。算奴價、竟何如婢。細數(shù)平生袁灌少,只掉頭、優(yōu)孟吾知己。問五十,行年是。
碧菰城下煙波美。且徜徉、一帆苕霅,西風十里。地是烏程饒名酒,莫管人間萬事。姑引滿、頹然而醉。難得中秋逢兩度,碧圞圓、長浸空明里。湖面月,又東起。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