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路提刑亡伯郎中挽詞二首 其一
好學先鄉黨,登科復妙年。
誰為耆舊傳,最處縉紳先。
淪謝今亡矣,風流孰繼焉。
魂歸食里社,世世仰仁賢。
好學先鄉黨,登科復妙年。
誰為耆舊傳,最處縉紳先。
淪謝今亡矣,風流孰繼焉。
魂歸食里社,世世仰仁賢。
在鄉里中您最愛好學習,又在年少時就科舉登第。誰來撰寫耆舊傳呢,您在士大夫中最為杰出。如今您不幸去世了,這般風流誰能繼承呢。您的魂魄歸享鄉里社祭,世世代代都讓人敬仰您這樣的仁賢之人。
鄉黨:鄉里。
登科:科舉考試得中。
妙年:年少。
耆舊傳:記錄年高望重者事跡的傳記。
縉紳:指士大夫。
淪謝:去世。
食里社:享受鄉里的社祭。
此詩可能是在利路提刑亡伯郎中去世后,作者為悼念他而作。當時作者有感于亡伯生前好學、年少登科以及在士大夫中的杰出地位,為表達對他的敬意和緬懷之情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亡伯郎中,突出其好學、早登科的事跡和在士大夫中的地位。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悼念親友的詩詞創作風格。
湘皋風日美,芳草不勝春。欲采紉為佩,慚非楚藎臣。
幸免名為累,應無口啟羞。竺書時掛眼,衲被久蒙頭。未仕胡三已,論才宜四休。商宗如見夢,依舊濟川舟。
憐君湖海客,寄跡少年場。音律周公瑾,丹青顧長康。俠常彈短劍,貧不厭空囊。名姓應難問,多于酒肆藏。
江煙江霧擁江漕,漫領長風入短袍。倦里一杯聊放浪,病馀雙鬢轉刁騷。惟應好事成非易,耐爾今人論大高。自詫齊竽三百輩,總然無較亦應逃。
古歙何多幸,民叨撫育恩。清聲冠今古,浩氣滿乾坤。夜月一船載,秋風三徑存。莫能攀去轍,戀戀勸金樽。
行役紅塵里,仙跡古道傍。七年渾是夢,不必問黃梁。
脫梏寧知縛禪律,但欲閉門長不出。死禍平生九蹈之,痛恨防身苦無術。此言了如意在弦,此心烱如月臨泉。山中樂可驕稚世,一榻暑風清晝眠。
弱柳舒眉學遠山,四山斜亸綠云鬟。平湖如鑒一回照,西子明妝濃淡間。
江南好,北固雨瀟瀟。柑酒從容過竹院,刀鰣絡繹上江潮。門外是金焦。
游吳還適越,心賞寄風煙。世業稱韋相,諸生仰鄭虔。客帆秋草外,官舍海云邊。送爾增遐想,重歌棣萼篇。
老鶴軒軒心萬里。卻被天風,吹入樊籠里。野態昂藏猶可喜。九皋宵唳流清泚。宿鷺窺魚癡計耳。整整豐標,謾說佳公子。月白風清天似水。青田回首生愁思。
文懿家聲卻有光,喜從郊野見孤凰。許身價抵千金重,愛國心隨萬里長。九辯賦存堪侑席,貳車官好勝監倉。當今圣主恩如海,刻日鳴珂入建章。
蔬畦新雨過,小摘稱君貧。若入君王夢,瓊林第一人。
南州選舉數三楊,中統衣冠半在亡。明日朝廷訪耆舊,不應白首尚為郎。
少年不識愁何物,南陌東郊恣游佚。衰老情懷懶出門,坐對青山遂終日。向時意氣寧愁老,今日方知少年好。北邙多見白楊風,三山豈有長生草。君不見西山日,又不見西風樹。晚霞作態不多時,病葉衰紅將委地。回頭為語少年人,有酒莫負花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