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行
黃頭鮮卑入洛陽,胡兒執戟升明堂。
晉家天子作降虜,婦人出門隨亂兵,夫死眼前不敢哭。
九州諸侯自顧土
黃頭鮮卑入洛陽,胡兒執戟升明堂。
晉家天子作降虜,婦人出門隨亂兵,夫死眼前不敢哭。
九州諸侯自顧土
黃頭發的鮮卑人攻入洛陽,胡人的士兵持戟登上了朝堂。晉朝的天子成了俘虜,婦女們出門跟著亂兵,丈夫死在眼前也不敢哭。天下的諸侯只想著守護自己的地盤。
黃頭鮮卑:鮮卑族的一支。
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這里代指朝廷。
降虜:投降的俘虜。
此詩創作于西晉末年,當時少數民族入侵中原,西晉政權搖搖欲墜。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軍隊在劉淵之子劉聰率領下擊敗晉軍,攻破洛陽,俘虜晉懷帝,史稱“永嘉之亂”。詩中描繪的正是這一時期的混亂場景。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西晉末年永嘉之亂的社會慘狀,突出了諸侯的自私和百姓的苦難。其特點是真實地記錄歷史,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在文學史上,它是反映時代動蕩的佳作,為后世了解西晉末年的社會狀況提供了生動的素材。
日照晝,月照夜。
天清而高,地厚而下。
不我處者大功,不可逃者至化。
舉起鎮州羅卜,酬卻廬陵米價。
阿嚕勒繼薩婆訶,佳作人可知禮也。
十載同書硯,
于今恨不平。
青云未得意,
白社漫馳情。
韓子檠猶焰,
馮郎鋏欲鳴。
作詩聊寄舊,
風月助凄清。
云深溪谷不逢樵,一蹇沖寒去更遙。
憶得匡廬山下路,曉風殘月過溪橋。
妃子風流學士狂,
漫將國色擬花王。
是真富貴非凡艷,
一曲清平翰墨香。
渺凄清,宮墻向夜,依稀柰花炯。后庭誰省。任淚隕銅仙,和露香定。瑞煉散彩沉清磬。浮光等幻影。尚手掣、秦時明月,紛披生畫景。
花開暗識舊風塵,相看似與訴,霾花宮井。清未曉,涼無汗、翠簾人圣。匆匆去、太平夢短,秋信早、凋零誰喚醒。又待訪、宣和遺制,春風澆椀茗。
碧澗青峰爛不收,岧峣百尺見飛樓。
風騰鸛雀云間出,日射鯨鰲海上浮。
石浦草生迷客望,龍門花落憶仙游。
知君劇有登臨興,日日題詩倒甕頭。
獾獾頭團圞。
河中狗子破爾苑。
種種諸法皆心生,
心自無生豈有法。
祖師來意我不知,
昨夜秋風掃黃葉。
慶積門闌久,祥鐘家世醲。
乘驄驚創見,戲綵覺重逢。
鮐耋頻三喜,孫曾見八龍。
年齡開九秩,孫子享千鐘。
奕葉今榮耀,蟬聯舊素封。
家風追萬石,眉壽擬三松。
畫棟侵銀漢,平池浸碧峰。
同心木芍藥,并蒂水芙蓉。
委曲顏常悅,騫騰色愈恭。
會須陶謝手,覓句細形容。
克己貴乎嚴
存心大而正
改過勿憚吝
任道尤須勁
偶到蘆岡上,淹留未肯歸。
綠槐當戶滿,細雨入簾飛。
黃鳥初啼日,殘春已換衣。
平生湖海興,好客見君稀。
把手西園,有山色、波光相對。金馬客,明朝飛棹,水肥帆駛。問我年華旬并七,異鄉時景春巴二。最堪憐、游子送行人,垂楊外。
聊小小,旌旗隊。聊且且,笙歌載。正冥濛煙雨,許多情態。南北枝頭猶點綴,東西玉畔休辭避。待莼鱸、歸思動西風,相攜未。
春起也,問花開未開。
花開須趁早春來,莫待梨園羯鼓催。
遇時花好徒教好,俗眼看花在春早。
從今數到七十歲,一十四度見梅花。
何況人生七十少,云胡不歸留此耶。
江左何時見王謝,風流且對竹間梅。
最憐飛雪蒼苔上,時有珍禽蹴地來。
非煙非霧散祥光,
瀲滟金波入玉觴。
五石倩誰修月戶?
七襄今夕見霓裳。
慶云拖錦籠丹桂,
寶鏡團花捧素妝。
對景正宜裁謝賦,
吹灰休更學淮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