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
飛伏終難見,空摶似老烏。
一身隨變化,故國任丘墟。
簇簇花如血,聲聲怨不枯。
春山情更好,何必夜相呼。
飛伏終難見,空摶似老烏。
一身隨變化,故國任丘墟。
簇簇花如血,聲聲怨不枯。
春山情更好,何必夜相呼。
杜鵑飛來飛去始終難以得見,在空中盤旋好似一只老烏鴉。它一身隨著季節變化而改變,任由故鄉變為廢墟。那成簇開放的杜鵑花紅如鮮血,它聲聲啼叫的哀怨從未停歇。春山的景致本就美好,它何必在夜里聲聲悲啼呢。
飛伏:飛來飛去,時隱時現。
摶:盤旋飛翔。
任:任憑。丘墟:廢墟。
簇簇:一叢叢、一堆堆。
怨不枯:哀怨的叫聲不停歇。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故國任丘墟’可推測,當時可能經歷了社會動蕩、戰亂等,導致故鄉破敗。詩人或許在漂泊中看到杜鵑,借杜鵑來抒發自己對故鄉的思念和對世事無常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杜鵑表達對故鄉的眷戀和對世事變遷的哀傷。其特點是借物抒情,以杜鵑為載體抒發復雜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創作視角。
一自南臺酒,公今成古人。
方期千載事,豈料百年身。
從俗心良苦,安時志欲伸。
稽山歸旐飐,我淚亦沾巾。
十載嘗同望此山,雅懷幽意頗相關。
豈期苔竹隨公去,應笑錢塘見我還。
洗夢唐人詩句里,驚霄前哲石碑間。
秋風古寺一杯酒,老覺心情只欲閑。
春山無伴怨傷神,故作幽期一兩人。
花外水田看白鷺,松根高冢問麒麟。
初非此叟其游淡,終是諸賢所趣真。
雨氣忽生歸去晚,新詩改罷滿壺春。
在昔從諸老,于今失此翁。
貌莊知德性,身退仰高風。
制宅規何遠,藏書意轉隆。
雖非官可貴,自與道無窮。
三年寒食在山中,柳自青青花自紅。
寓意本期詩得策,推愁殊覺酒無功。
消磨故態全然別,冷落新交轉不同。
原上子推將隠矣,且呼餳粥對春風。
姑蘇臺下同杯酒,一旦相從情轉親。
才屈自應無近用,時升誰不有通津。
避名苦節乾坤大,務道圓機歲月新。
我亦推藏山澗曲,細思余論忍沾巾。
泠齋風雨夜,兄弟笑言溫。
燈火萊衣戲,文書馬帳尊。
更聲傳杳杳,簷溜落紛紛。
茶果團欒坐,都無官舍喧。
突兀荒荒漫挈瓶,泓澄窈窈且揚舲。
隔山雞犬三家聚,近水魚蝦一岸腥。
說夢休夸巫峽賦,移文何愧草堂靈。
交游少得親相識,臨眺多為舊所經。
海內宗盟盛,振振乃好修。
傷心終契闊,回首近從游。
才學年方壯,聲猷志未休。
人琴遽如許,歌罷玉溪流。
三畏堂中一老人,青編黃卷養精神。
孜孜為善學時習,兀兀窮年德日新。
常以路遙難請益,且于坐下得親仁。
淵哉和靖相傳處,多少聲名聳搢紳。
拔卒尋詩將,同朋按酒兵。
巢由空自洗,沮溺向誰耕。
城市時來往,鄉村日送迎。
任之多論秀,分矣只編甿。
上郭如拳大,南溪指掌平。
醉隨吟力去,歸隠紫云生。
幾椽牢落依僧住,二妙慇勤載酒來。
名節似君真有道,交游著我定憐才。
譚高屢激清風起,歸近何嫌落日催。
苦憶平生溧陽尉,驅車政爾犯黃埃。
屋上未融寒尚力,山頭微積凍難開。
照窗渾似月侵夜,落酒只疑酥滿杯。
??剡溪粘短棹,重重庾嶺壓疎梅。
新詩韻度慰岑寂,仰嘆吾人殊有才。
章泉常為誦清詩,今日山行又見之。
新辟軒窗知雅玩,更拈書帖發佳思。
杯深旨酒留連夜,爐撥寒灰領畧時。
信道人間好甥舅,不妨酷似有襟期。
楚山突兀起危亭,消得登臨醉復醒。
云錦地連無俗客,玉真天與集仙靈。
煙霞明滅心逾遠,松竹回環眼自青。
何日主人同勝賞,小舟波上待重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