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學十題 公堂槐
五紀栽培后,三春長育中。
靈根蟠故國,密葉蔭儒宮。
患與般斤遠,歌宜魯藻同。
先儒垂意遠,期此出三公。
五紀栽培后,三春長育中。
靈根蟠故國,密葉蔭儒宮。
患與般斤遠,歌宜魯藻同。
先儒垂意遠,期此出三公。
經過五紀的栽培,在陽春三月中不斷生長發育。槐樹的靈根盤繞在舊國的土地上,茂密的枝葉遮蔽著學宮。它遠離了像匠石手中斧頭那樣的災禍,它適宜與魯國的辭藻一同被歌頌。前代的儒者寓意深遠,期望從這里走出三公。
五紀:古代以歲、月、日、星辰、歷數為五紀,這里指時間很長。
般斤:般指魯班,斤是斧頭,般斤指像魯班使用斧頭那樣的砍伐。
魯藻:魯國的辭藻,魯國文化發達,這里指美好的詩文。
三公: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
此詩創作于重視文化教育、尊崇儒學的時期。作者可能身處學宮環境,看到公堂槐歷經多年生長,聯想到學宮對人才的培養,有感而發創作此詩,體現當時社會對人才培養和文化傳承的重視。
這首詩主旨是借公堂槐表達對學宮培養出杰出人才的期望。其特點是以物寄情,將槐樹與學宮文化聯系緊密。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對儒學教育的推崇。
點點沃枯焦,聲聲伴寂寥。五更初聽雨,千載后聞韶。
拂岸青陰合,縈堤翠色稠。聲從笛里聽,影傍鏡中浮。水與柔情漾,波將舞態留。腰肢憐楚細,眉黛學孫愁。濯濯恒籠霧,依依詎奈秋。堪憐張緒去,誰復擬風流。
桃溪柳陌好經過,燈下妝成月下歌。為是襄王故宮地,至今猶有細腰多。
廬阜橫江氣勢雄,飛流銀漢與天通。八千里外南歸客,肯靳鄱陽一夕風。曾上松湖看赤城,仙人道士遠相迎。一樽元酒十年醉,此日經過始解酲。
虎步龍行奮戰功,寄奴一世為誰雄?葛燈繩拂留陰室,貽笑孫謀田舍翁。
畫檐鳴雨早秋天,不喜新涼喜有年。眼里香粳三萬頃,寄聲父老共欣然。
我游得一奇,維此招提徑。紆回十八盤,老柏夾危磴。霏霏小雨來,蕭晨作輕暝。樹色雜煙嵐,到眼殊幽勝。衣袂沾古香,佇立發清興。林隙望山門,天風送孤磬。辟地自中使,規模仿朝鮮。毗盧繞千佛,法像窮諸天。幡幢盡奇麗,照耀蒼崖巔。胡為名勝區,僧徒散如煙。影常吊山鬼,松鼠竄幾筵。荒寒不可留,亭午風凄然。卻顧階除上,游蹤破苔錢。
萬里歸槎客寫梅,海云濃處墨花開。年來羹鼎因和誤,孤負春風說占魁。
拾翠羽,采明珠,美人宛在滄洲居。梅為兄,礬為弟,一笑相逢大江水。江水澄澄羅襪寒,雙井詩人誰共看。秋風雙井芙蓉老,太史當年被花惱。揮毫曾賦水仙詩,礬弟梅兄奇絕倒。三香之圖風骨清,信知難弟復難兄。昨夜月明江水白,出門一笑見高情。
猛虎肉醉初醒時,揩磨苛癢風助威。枯楠未覺草先低,木末應有行人知。
躬耕習農時,豈敢稱高蹈。侯門不可干,聊以從吾好。方春理耒耜,隨時調水潦。布衣足掩形,茅檐頻灑掃。日暮耕者還,斗酒相歡勞。四云有常功,吾生復何校。倉庚鳴桑林,喚我荷鋤子。雨澤一以降,耕作從茲始。黃犢分我勞,葛條系我履。行行石梁畔,澗道多新水。草花紛芳菲,山光無表里。乘閑偶漢眄,木末春云起。
日日相陪鶴發翁,烏紗白葛道家風。火云堆向山南去,暑氣蒸人似甑中。
謫仙人已還仙去,身騎長鯨不肯住。孤墳三尺青山巔,絕無詞客吊秋煙。青山主人總奇絕,前有謝朓后青蓮。我欲問天天不語,拜公合在西江渚。我欲下筆愧無才,招公合筑糟邱臺。公之蹤跡如游龍,俗士齪齪誰能容?胸中奇氣海岳小,醉后狂歌天地空。桃李家園宴春夜,天倫樂事追群謝。興酣直踏落雁峰,狂吟奇句驚天公。瀛洲仙草東風綠,沈香亭上呈新曲。猩猩嘯雨鬼啼煙,罡風吹落夜郎天。嗚呼,一生榮辱皆寄耳,生非生兮死非死。長星耿耿三千丈,光茫下燭萬馀子。滄江日夜東南流,詩魂高踞秋風秋。尋山飲酒興未畢,赤腳下追水中月。月兮月兮爾有情,公乎心跡同其清。世人欲殺不得殺,手抱蟾蜍歸玉京。風流歇絕一千載,后之來者猶涕零。蓬萊清淺云車過,應向青山作高臥。水中明月山中云,長伴千秋絕頂人。公乎馳逐且如此,我輩饑驅何足數。巫山十二翠色濃,洞庭波浪巴陵東。何地復與仙人逢,或者相逢樽酒中。
春風難慰此飄蓬,路入中州處處同。旅麥野棠荒集上,馬鈴車鐸滾塵中。
細蕊紛紛頃刻開,環觀火候亦奇哉。春回玉管微微動,風定金沙颯颯來。桂子忽從天上落,蓮花誰向水中栽。夜庭一霎聊供笑,坐客休將見跋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