宥老楮
我墻東北隅,張王維老谷。
樹先樗櫟大,葉等桑柘沃。
流膏馬乳漲,墮子楊梅熟。
胡為尋丈地,養此不材木。
蹶之得輿薪,規以種松菊。
靜言求其用,略數得五六。
膚為蔡侯紙,子入桐君錄。
黃繒練成素,黝面颒作玉。
灌灑蒸生菌,腐余光吐燭。
雖無傲霜節,幸免狂酲毒。
孤根信微陋,生理有倚伏。
投斧為賦詩,德怨聊相贖。
我墻東北隅,張王維老谷。
樹先樗櫟大,葉等桑柘沃。
流膏馬乳漲,墮子楊梅熟。
胡為尋丈地,養此不材木。
蹶之得輿薪,規以種松菊。
靜言求其用,略數得五六。
膚為蔡侯紙,子入桐君錄。
黃繒練成素,黝面颒作玉。
灌灑蒸生菌,腐余光吐燭。
雖無傲霜節,幸免狂酲毒。
孤根信微陋,生理有倚伏。
投斧為賦詩,德怨聊相贖。
在我家院墻的東北角,有一棵老楮樹獨自挺立。它比樗櫟還要粗大,葉子像桑柘一樣茂盛。樹汁如馬乳般飽滿外漲,落下的果實如同熟透的楊梅。為何在這不大的地方,養著這不成材的樹木呢?砍倒它能得到一車柴,規劃一下可以種上松菊。冷靜想想它的用處,大概能數出五六種。它的皮能制成蔡侯紙,果實可錄入《桐君錄》。它的樹皮能把黃繒染成素色,它的黑皮洗后能似玉般潔凈。澆灌它能滋生菌類,腐朽后還能發光如燭。雖然它沒有傲霜的氣節,但也沒讓人遭受如醉酒般的毒害。它孤獨的根雖然微小簡陋,但生存之道自有禍福依存。我放下斧頭為它賦詩,算是以德報怨了。
宥:寬免,饒恕。老楮(chǔ):即構樹,一種落葉喬木。
隅:角落。
張王:形容樹木高大挺立的樣子。
樗櫟(chū lì):兩種樹名,古人認為是不材之木。
桑柘(zhè):桑樹和柘樹,葉子可喂蠶。
流膏:指樹汁。
輿薪:整車的柴。
蔡侯紙: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用樹皮等原料造出的紙被稱為蔡侯紙。
桐君錄:古代藥書。
黃繒(zēng):黃色的絲織品。素:白色的絲織品。
黝(yǒu)面:指樹皮顏色黑。颒(huì):洗臉,這里指洗樹皮。
狂酲(chéng):醉酒后的病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在自家院中看到老楮樹,起初覺得它占據地方又不成材,想砍倒種上松菊。但經過思考,發現老楮有諸多用途,從而改變想法并賦詩。反映出詩人對事物價值的思考和心境的轉變。
這首詩主旨是重新審視平凡事物的價值。其突出特點是先抑后揚,通過對老楮樹態度的轉變,引發對事物價值的思考。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觀察和獨特感悟,有一定哲理意味。
石榴裙卷足如霜,折得紅蓮滿抱香。羞向人前女兒貌,手遮西日看湖湘。
禿雪盈巾面欲黧,三間茅屋傍淮湄。北湖不道無炊米,也向衡門貼畫雞。
名從鐵甕城邊得,人向金莖夢后歸。豆蔻梢頭渾欲醉,芙蓉葉上未應晞。
翠柏方歲寒,獨立群木外。不為眾所知,此理實難會。惜哉結根淺,未使極高大。天風動虬枝,蕭瑟起清籟。儻無斤斧殘,會拂千丈黛。空馀霄漢志,不逐雪霜改。委棄老空山,浩蕩付玄宰。崇岡有翠柏,擢干煙靄外。托非不得地,據此群山會。青青歲寒姿,自許百圍大。舞月散清影,號風振虛籟。誰云根如石,已見色參黛。幽人挺高懷,顧我顏不改。知音自昔難,多財為爾宰。
腸斷。浙江岸。樓上青簾新酒軟。吳姬綽約開金盞。的的嬌波流盼。采菱歌罷行云散。望斷儂家心眼。
家住龍河碧玉灣,清風繞屋萬瑯玕。舊聞嵇阮諸才子,常聚南園與北園。
共道韶年樂未涯,更逢飛雪賞逾賒。隨風著柳偏成絮,拂水沾梅并是花。誰言玉樹非連干,況對銀燈發九華。春來事事宜兄弟,豈但新詞屬謝家。
東坰亭傍橫塘水,霞浸波痕影借蓮。載酒日來聊漱石,涼陰偏趁片云天。
未覺六尺低,坐看眾山小。上登桂臺顛,高出萬象表。仰觀白日馳,俯視青煙繞。出處豈殊途,拔俗自矯矯。
江靜山鐘入小居,客懷清寂閣燈馀。坐邀新月消良夜,吟傍梅花探太初。北顧翱翔慚獨鶴,南來消息渺雙魚。關河繚繞催霜曙,誰伴云程束劍書。
永樂初年氣運新,禎祥京國出麒麟。九天旭日山河曉,大地陽和草木春。門換桃符書郁壘,杯傳柏葉款元神。頭顱斑白無徭役,深感皇恩恤老民。
一聲雞唱整衣裳,眉黛沾殘子夜霜。行到白門春色滿,梅花為爾點新妝。
仙人白鹿上,隱士潛溪邊。試取西山藥,來觀東海田。
去年嗣宗客薊門,腰下寶玦貽王孫。不知私語何所道,但道阿戎勝阿渾。汝忘少年我忘老,吾弟翩翩詩亦好。罷酒行趨長樂鐘,更衣醉藉津陽草。忽傳春色厭承明,驄馬驂驔下玉京。是時吾仗渚宮節,秦山漢水遙相縈。紫微花開紫微舍,笑撚金魚紫微下。年同北府荀中郎,官豈江州白司馬。健兒投筆不足奇,翻手覆手在一時。第栽梧竹棠陰后,應須還汝鳳皇池。
人生皆勞勞,爾獨放山澤。甕頭無春醅,何以百骸釋。我亦不自知,少小耽泉石。地遠世情疏,心閒形不役。山深聞午雞,清談少游客。不欠酒家錢,安眠竟至夕。開戶常闃然,空對石巖白。將以樂馀年,詎辨阡與陌。修短總由天,九十或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