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辭:從軍行
秋來風瑟瑟,群馬胡行疾。
嚴城晝不開,伏兵暗相失。
天子廟堂拜,將軍玉門出。
紛紛伊洛間,戎馬數千匹。
軍門壓黃河,兵氣沖白日。
平生懷伏劍,慷慨既投筆。
南登漢月孤,北走燕云密。
近取韓彭計,早知孫吳術。
丈夫清萬里,誰能掃一室。
秋來風瑟瑟,群馬胡行疾。
嚴城晝不開,伏兵暗相失。
天子廟堂拜,將軍玉門出。
紛紛伊洛間,戎馬數千匹。
軍門壓黃河,兵氣沖白日。
平生懷伏劍,慷慨既投筆。
南登漢月孤,北走燕云密。
近取韓彭計,早知孫吳術。
丈夫清萬里,誰能掃一室。
秋天來了,風聲瑟瑟,胡人的馬群疾馳。戒備森嚴的城池白天也不打開城門,伏兵在暗中相互失去了聯系。天子在朝堂上拜將,將軍從玉門關出征。在伊水和洛水之間,戰馬紛紛聚集,有數千匹之多。軍營的大門緊靠著黃河,士兵的士氣直沖云霄。我平生就懷揣著仗劍報國的志向,慷慨地投筆從戎。向南登上那孤獨的漢月照耀之地,向北奔赴燕地那濃密的云霧之中。我早已熟知韓信、彭越的計謀,也早知孫武、吳起的兵法。大丈夫應當肅清萬里,誰愿意只打掃一室呢。
瑟瑟:形容風聲。
嚴城:戒備森嚴的城池。
廟堂:指朝廷。
玉門: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北。
伊洛:伊水和洛水,在今河南境內。
伏劍:仗劍,指從軍。
投筆:指棄文從武。
韓彭:指韓信和彭越,都是西漢開國名將。
孫吳:指孫武和吳起,都是古代著名軍事家。
掃一室:出自《后漢書·陳蕃傳》,比喻只注重小事。
此詩創作時間難考。當時社會可能處于戰爭或動蕩時期,詩人受時代氛圍感染,心懷報國之志,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渴望投身軍旅、建功立業的心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的報國情懷和遠大抱負。其特點是氣勢豪邁,情感激昂。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唐代邊塞詩的風格特點,展現了當時文人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三年元日雨,今雨欲經旬。洋海開涂者,金山饋粟人。體寒衣綻裂,腹餒食艱辛。上帝垂慈憫,晴暄振困貧。
吾亦憐吾竹,孤清人未知。向來多俗病,全得此君醫。
河漘臥賞夜波平,窈窕相隨蚌盞盈。火齊生光閽者起,誤登譙閣報天明。
元日至人日,未有不陰時。甫也昔所云,屢驗信弗疑。今歲異常歲,萬口稱稀奇。一晴連七朝,春氣即盎而。輕煙散微暄,麗日流祥暉。溪山逞德色,草木帶光輝。羊豬狗雞利,馬牛被郊畿。民物鮮疵癘,禾稼其蕃滋。天子居大寶,念民日孜孜。上帝昭圣心,報錫以雍熙。水旱不為虐,雨風常適宜。四方習禮樂,八表厎清夷。古道曾弗泯,薄俗還可移。贓貪強黠徒,廉正當自持。慈愛撫幼小,孝弟奉期頤。斯理乃必然,蠢爾蓋未知。我生頭雪白,何幸身見之。但愿飽吃飯,百歲遠為期。
芳林花未落,古岸雨初消。云性宜深壑,風痕媚晚潮。篙輕屢點石,帆小乍疑蕉。春意真駘蕩,客情入島謠。
學士長楊賦早傳,偶來花下醉江煙。亦知蕓管春秋癖,應有苔文側理箋。我自蕺山慚逸少,汝將淝水制張玄。莫言田父衰仍拙,曾記宣城賭郡年。
獨鶴曾為友,翩飛已隔年。幾時歸華表,何處覓青田。影斷空山月,聲凄遠樹煙。瑤臺應有伴,寧憶舊林泉。
山水匝秋城,君行思已清。道逢迎吏拜,田雜戍人耕。地遠知邊信,家貧稱縣名。應攜一琴去,相和長官鳴。
歲月蹉跎意氣隳,風霜凌厲鬢毛衰。朱顏已悵隨花謝,明月何曾入夢來?書莫上,刺空懷,黑貂都敝負荊釵。寶刀欲試馮唐老,玉笛頻吹向秀哀。
三月江南飛柳花,松間童子臉如霞。旋呼采石仙人酒,來醉山陰道士家。西日下城人影散,東風吹馬帽檐斜。吳郎今夜瓜州渡,回首江頭月滿沙。
北去樓船向紫垣,長途芳草日開樽。漢庭秋問仙人掌,方朔才高金馬門。群盜兵戈無上策,蒼生憔悴滿中原。安危將相須公等,宵旱于今獨至尊。
跣足科頭不自悲,肚枵便去啜椰糜。登峰恍有青云志,看水卻思紅粉肌。寒儉身家真掉鏈,飄零骨相竟偕時。天生偏愛虛荒事,鎮日驅山入小詩。
百粵連交廣,雄開大府權。撫綏誠有托,殺伐果難專。嶺海風塵肅,乾坤雨露偏。仍尊藩外閫,重選幕中賢。碩畫煩襄贊,皇威要布宣。文星南斗避,漢節朔風旋。劍采鸊鵜血,賦辭鸚鵡篇?;掠畏沁h役,從此更高騫。
憲府歸來早,林居十五秋。心誠辭寵利,疏果動宸旒。深戶涼初入,前山翠欲流。壽觴宜數舉,花甲況榮周。
落花傳語五更風,能旁亭臺幾日紅。把似匆匆又飛去,不銷裁染費春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