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祀慶成詩
帝出乘昌運,天心予太平。文章三代繼,制作七年成。
大祀乾坤合,剛辰日月明。泰壇朝埽地,魄寶夜垂精。
仰御圓蒼蓋,環觀海岳城。北流吞朔易,西極落欃槍。
升燎靈光答,回鑾瑞霧迎。需云遍枯槁,解雨達勾萌。
可頌非天德,因箴亦下情。民言知有酌,帝謂本無聲。
富國由崇儉,祈年在好生。無心斯格物,克己自銷兵。
化國安新政,孤臣返舊耕。還將清廟什,留與野人賡。
帝出乘昌運,天心予太平。文章三代繼,制作七年成。
大祀乾坤合,剛辰日月明。泰壇朝埽地,魄寶夜垂精。
仰御圓蒼蓋,環觀海岳城。北流吞朔易,西極落欃槍。
升燎靈光答,回鑾瑞霧迎。需云遍枯槁,解雨達勾萌。
可頌非天德,因箴亦下情。民言知有酌,帝謂本無聲。
富國由崇儉,祈年在好生。無心斯格物,克己自銷兵。
化國安新政,孤臣返舊耕。還將清廟什,留與野人賡。
皇帝順應昌盛國運而出,上天心意賜予太平之世。文章傳承夏商周三代,典章制度歷經七年而成。盛大祭祀天地融合,良辰之日日月光明。祭祀前清晨清掃泰壇,月神夜里灑下精氣。仰望那圓形蒼天如蓋,環顧似山海環繞之城。北流之水吞沒北方荒僻之地,西方極遠處妖星隕落。升火祭天有靈光回應,皇帝回鑾有瑞霧相迎。及時雨滋潤了干枯草木,甘霖惠及了萌芽萬物。值得歌頌的是上天之德,借詩規諫也表達下情。百姓言論可知有所斟酌,皇帝說本就無聲無息。使國家富裕要崇尚節儉,祈求豐年在于愛護生靈。無心而為可推究事物之理,克制自己能消除戰爭。國家用新政實現安定,孤臣我可歸鄉重操舊耕。還把祭祀宗廟的詩篇,留給山野之人來唱和。
昌運:昌盛的國運。
三代:指夏、商、周三代。
剛辰:良辰。
泰壇:古代祭天的壇。
魄寶:月神。
圓蒼蓋:指蒼天,古人認為天圓如蓋。
朔易:北方荒僻之地。
欃槍:彗星,古人認為是妖星。
升燎:升火祭天。
回鑾:皇帝回駕。
需云:及時雨。
勾萌:草木的嫩芽。
清廟什:指祭祀宗廟的詩篇。
野人:山野之人。
賡:唱和
郊祀是古代帝王祭天的重大典禮。此詩應是在皇帝舉行郊祀大典、完成相關制度建設后創作。當時國家處于相對穩定時期,皇帝重視文化制度建設,通過郊祀彰顯皇權受命于天,祈求國泰民安。詩人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此詩,既歌頌皇帝功績,也表達對國家安定的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皇帝郊祀及國家新政,突出皇帝順應天命、治國有方。其特點是場面描寫宏大,語言莊重典雅。在文學史上,這類郊祀詩反映當時皇家祭祀文化與政治理念,有一定史料價值。
觀生吾自得,飽飯荷農功。盤石箕雙足,清流影一翁。松喬藤輔德,楓老葉還童。好在尋詩地,無人杖屨同。
一相今年老,三孤只舊班。鼎彝都刻了,杖屨不勝閑。青遍人間眼,朱生鏡里顏。君王記弧節,應賜壽香山。小住人間世,猶須五百年。平園日成趣,相國地行仙。玉律吹秋至,冰輪向夜圓。不妨斟壽酒,和月入金船。
晨興方冠櫛,旭日到柴門。水漲知魚樂,林深厭雀喧。秋光來遠嶂,爽氣滿幽軒。近學漢陰老,忘機日灌園。
野店沽來酒欠濃,客愁今夜又相逢。江楓漁火都禁得,只怕寒山寺里鐘。
彈殺能言笑解頤,載歸招謗問誰知。難隨白鶴同時放,且伴黃粱一處炊。
紫蘭牙茁璧無疵,學語曾教絕妙辭。王母明朝持汝至,詠鵝先誦駱丞詩。三月不見紛歸夢,持來又恐太好弄。鳥獸獝狘不受控,調護尤宜伍麟鳳。仲父不棄苜蓿盤,汝從之學宜究宣。第一鴂舌諳夷語,句法它日吾親傳。
雙掖開金鎖,千官拱紫宸。年康占有象,陽德喜同新。王宇皆生彩,瑤臺總是春。天心在五位,施及萬方人。
先生夙抱太玄心,石上鳴泉是素琴。鳣席數年催鹿角,鴻篇萬里售雞林。遺經世擅玄成業,大雅兼聞正始音。坐里春風多歲月,出門流水落花深。
似關江南景,兼葭繞回塘。悵望停觴處,仙□水一方。魚鳥來親人,濠上坐蒙莊。平生漱芳意,此日覺偏長。樂事當自知,清言亦可忘。
山中無歷任光陰,梅正開時雪意深。彈罷蕊珠香滿座,天花幾個落瑤琴。
青苔白石碧溪灣,萬竹橫斜煙雨間。雷奮忽驚龍化去,風生疑有鳳飛還。佳人日暮羅衣薄,稚子春深錦服斑。遙想家林應若此,歸休未遂此身閒。
緩鞚青絲馬不嘶,春山草長靜柴扉。迸林新筍斑斑出,隔水幽禽款款飛。雨過泉聲鳴嶺背,日長花氣撲人衣。云藏遠岫茶煙起,知有僧居在翠微。
文化興邦,千秋宏業,道藝巍峨。名黌浸會,樹影最婆娑。薈萃中西學術,人才盛、遠水清波。觀塘路,饒公意態,庠序維摩。孰與論淵皤。溫且厲、圣賢氣象平和。但憂近世,國學久蹉跎。此地書香墨趣,風懷古、好頌弦歌。宗頤院,芬芳舄履,允大其柯。
天緣高士過南洲,軒冕銖塵蔑五侯。孟氏一生卑假伯,孔明三顧待真劉。無邊錦繡胸襟塞,萬斛煙花眼界收。從古綠窗歸嫁晚,嬌癡終不學紅樓。
鰣魚信多骨,鮮味此獨出。子固不能詩,文名應不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