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穆父尚書侍祠郊丘瞻望天光退而相慶引滿醉吟
千章杞梓蔭云天,樗散誰收老鄭虔。
喜氣到君浮白里,豐年及我掛冠前。
令嚴鐘鼓三更月,野宿貔貅萬灶煙。
太息何人知帝力,歸來金帛看頳肩。
千章杞梓蔭云天,樗散誰收老鄭虔。
喜氣到君浮白里,豐年及我掛冠前。
令嚴鐘鼓三更月,野宿貔貅萬灶煙。
太息何人知帝力,歸來金帛看頳肩。
眾多優秀人才如高大的杞梓樹遮蔽云天,像我這樣無用之人誰會收留,就如老鄭虔一樣。喜氣在你舉杯暢飲中洋溢,豐收年景能在我辭官之前到來。祭祀時鐘鼓號令森嚴,在三更月色下,野外宿營的軍隊灶火炊煙升起。可嘆有誰能真正知曉帝王的功德,歸來時看到賞賜的金帛讓肩膀都映紅了。
千章杞梓:章,大木材。杞梓,兩種優質木材,比喻優秀人才。
樗散:樗,一種質地疏松的樹,比喻無用之材。
老鄭虔:鄭虔,唐代文人,有才學但仕途坎坷。
浮白:原指罰酒,后泛指滿飲、暢飲。
掛冠:指辭官。
貔貅:本指猛獸,這里借指軍隊。
帝力:帝王的功德。
頳肩:因金帛沉重壓紅了肩膀。
此詩可能創作于蘇軾在任時參與郊丘祭祀活動之后。當時朝廷舉行祭祀,蘇軾與穆父尚書等人參與。蘇軾一生仕途坎坷,此時或許有對自身處境的感慨,同時也對國家的情況有所思考。
這首詩主旨包含個人感慨與對國家的關注。以對比手法展現自身與人才的不同境遇,描繪祭祀和軍隊場景體現莊嚴宏大。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蘇軾詩歌情感豐富、善用意象和典故的特點。
曹鼠秦車未足多,幾人曾此動悲歌。
鴻心不慕冥冥弋,鳧脛長隨泛泛波。
方朔一生游禁籞,彥倫終古老山阿。
江淹若是真多恨,古往今來奈爾何。
我作東南守,君為河朔行。
旌旗向江步,笳鼓入邊聲。
共結光華遇,難禁離索情。
惟應指羊酪,未肯下莼羹。
遙夕何曾寐,孤懷有為憂。
謀多真逗撓,師老但誅求。
朔霧摩邊壘,羌風殷戰枹。
吾生誠用寡,嘆罷只搔頭。
曦輪獵野枯杉松,火焚泰華云如峰。天地爐中赤煙起,江湖喣沫烹魚龍。
生獰渴獸唇焦斷,峻翮無聲落晴漢。饑民逃生不逃熱,血迸背皮流若汗。
玉宇清宮徹羅綺,渴嚼冰壺森貝齒。炎風隔斷真珠簾,池口金龍吐寒水。
象床珍簟凝流波,瓊樓待月微酣歌。王孫晝夜縱娛樂,不知苦熱還如何。
璇杓臨乙位,羲御屆婁初。
碧浪桃花涌,珍叢錦段舒。
輪蹄晴縹緲,鐘漏夕虛徐。
穆穆宣溫殿,披文日有余。
之子被尉薦,走馬赴關西。
西人待賢相,撫育庶有宜。
羌膻污右鄙,秦隴含創痍。
健將貪屯聚,砦柵猶鱗差。
四年結不解,糧餉先自疲。
兵分勢已弱,賊入縱橫馳。
營陣訖不立,安得張吾師。
比來守御計,尚復紛相訾。
子今位苦下,何由能奮奇。
悉力字羸瘼,姑守簿書期。
曉日東南欲照梁,藏鴉密柳暗橫塘。
行庖束蜜停晨爨,別館熏衣冷夜香。
陌上鮮風橫去幰,陽濱翠瀲泛行觴。
獨嗟楚客流芳晚,淹臥愔愔帶眼長。
火樹繒山鳳闕前,皇都美景屬新年。
煙花并作長春國,日月潛移不夜天。
道上落梅飄脆管,陌頭繁杏著游韉。
須知鈞會人同樂,莫嘆秦侯抱疾眠。
河東有賢守,帝念不能已。
欲置之大夫,征軺疾于水。
留邸月余罷,君恩詎可恃。
召以一人譽,去由一人毀。
銀臺路入復門賒,四載重來鬢愈華。
況自秋毫皆帝力,何言舊物是吾家。
宮盤浩氣浮襟爽,省樹珍陰疊殿斜。
書枕夢殘聞吏報,日痕還復度磚花。
檜檝艤河滣,東南再命新。
還家倦游客,隠市謫仙人。
驛舍霜梅早,鄉壺蟻酎醇。
疏林搖落盡,持底贈蕭辰。
儒帥非真帥,瓜時定幾時。
丹心雖許壯,白發不藏衰。
罟密游鱗駭,山遙倦翼遲。
歲成無奏最,準擬雁門踦。
寂寥臺榭使君家,日涉中園到日斜。
林下歸心紛似葉,菊前衰鬢晚于花。
支離粟飽寧無愧,漫漶書成未足夸。
猶有一杯相伴在,判從??鴂耗年華。
順祝齋琳館,翛然隔世埃。
空歌靈鵠下,祠節寶雞來。
瑞木千尋竦,仙圖幾卷開。
如無清夜唱,誰識帝車回。
娟娟天外月,正見上朝人。
老桂欹藏樹,纖鉤側抱輪。
氣清仍泛露,光淡即迎晨。
尚作裴回意,西樓對結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