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八首 其八
浄名毗耶中,妙喜恒沙外。
初無來往相,二土同一在。
云何定慧師,尚欠行腳債。
請判維摩憑,一到東坡界。
浄名毗耶中,妙喜恒沙外。
初無來往相,二土同一在。
云何定慧師,尚欠行腳債。
請判維摩憑,一到東坡界。
維摩詰居士在毗耶離城中,妙喜世界在恒河沙數之外。原本就沒有往來的跡象,這兩個地方其實是同樣存在的。為何定慧欽長老,還欠著行腳參學的債。請依照維摩詰的評判標準,到我東坡的地界來。
凈名:即維摩詰居士,“凈名”是其別名。毗耶:指毗耶離城,是維摩詰居士居住之地。
妙喜:佛教中阿閦佛的佛土名。恒沙:恒河之沙,常用來形容數量極多。
行腳債:行腳指僧人為修行四處云游,“欠行腳債”意思是還需通過云游參學來修行。
維摩憑:以維摩詰的理念、標準為依據。
此詩是蘇軾對定慧欽長老寄詩的和作。蘇軾一生與佛教緣分頗深,在與僧人的交往中常有詩詞唱和。當時他可能處于被貶之地,在與僧人交流中探討佛法修行等問題,通過詩歌表達自己的感悟和對友人的期望。
這首詩以佛教理念為核心,探討修行境界。主旨在于鼓勵定慧欽長老突破地域和修行方式的局限。其特點是禪意濃厚,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蘇軾詩詞與佛教文化的融合,豐富了其作品的內涵。
訪舊五溪薄暮,沙長歸路迢遙。虛市人家燒燭,流水孤村斷橋。一個殘僧待渡,數聲短笛歸樵。閃閃昏鴉啼后,江風又落寒潮。漁榜溪翁罷釣,郵鈴稚子傳書。暝煙寒雪欲落,臘柳半黃未舒。云葉落隨去雁,浪花潑刺跳魚。一段詩情畫意,瀟然風景愁余。
圣主龍飛九五,嘉與天下更新。軍國最為重事,于今付托得人。
絳霄別有大羅天,鈞奏聲沈帝所閑。歲晚政成丹詔下,水蒼朝佩響珊珊。玉蟾濡翰待君揮,五世嘉占得鳳飛。朝野多驩天子圣,便應調鼎向黃扉。君在東南第一流,綠綈膺檢出神州。舉頭試作長安望,昨夜靈槎近斗牛。三殿觚棱照綵霓,星郵傳詔紫芝泥。休論萬里封侯事,此去青云別有梯。
萬石中通一線流,千盤百折過孤舟。灘頭未下人猶笑,下了灘頭始覺愁。
曉向潭上行,夕就潭邊宿。清冷無波瀾,潎潎魚相逐。釣翁坐不起,見我往來熟。
長安紅塵十丈高,東方未白人囂囂。北風著面暗如漆,錯落腰間雙佩刀。我時臥病日裹首,忽報荊南來太守。開門大笑話今昔,君也腰金我黃綬。爐寶迷迭生小煙,鴟夷鼓腹流細泉。兼隱庭前舊花竹,依稀置我春窗邊。太守太守爾真賢,別來三載心猶然。乃知貧賤見交態,古人豈必今人前。留君且停五馬鞭,酒酣許我發狂顛。只今文藻中何用,漫為揮毫賦短篇。
捲捲黃葉落,蒼蒼暮影遲。扶醉西風里,明月上秋池。
捷書飛奏入明光,邦伯榮封位定襄。邊閫到今方得將,漠庭從此不稱王。正愁白發逢多難,忽對青春喜欲狂。卻愧無緣走相賀,典衣聊自醉壺觴。
羸疾臥江滸,承恩慰高秋。木落塢渚凈,天朗氣暄柔。便了晨光中,授我雙蝤蛑。呼童敬薦之,風味宜南州。憶昔客燕薊,白云從方舟。于時見此物,千錢三十頭。打黃試新羹,爛醉天市樓。一日食一百,更為明旦謀。三日困暴下,傳笑諸公侯。此邦誠罕見,初出愈難求。矧當浮萸日,傾道俗如流。厚價得兩螯,持之比琳球。物有少為貴,感事重綢繆。奈何雷同者,政復多優游。欲折黃金花,報君向滄洲。此花苦未發,少待歲寒酬。
憶共故人攜手地,幔亭絕頂賦游仙。鵬飛起處三千里,鶴到歸時十五年。澄潭月上金雞響,古洞泉流玉幅懸。為報樵溪黃石老,幽期長在白云篇。
平生身事略相同,三歲連墻左廄中。更得謬恩分省舍,又將衰鬢作鄰翁。聯翩久傍官槐綠,契闊今看楚蓼紅。不欲與君為遠別,沙臺吹帽約秋風。
春到梅梢雪作堆,庾郎愁眼為誰開。白龜城里未曾見,徽嶺句中渾寄來。
一水縱橫寶鑒開,九峰環抱妙高臺。會仙亭上生明月,觀瀑崖中響午雷。潭隱白龍時濺雪,洞開金虎挾風回。商量契此消凡致,應夢名山仰止來。
思悲翁,鳳凰安宿阿閣中。奪我美人,思悲翁。鳳凰飛上天,梟子拉沓隨轉蓬。狗逐狡兔走,取爾梟子食梟母。
樓前燈火合彤霞,云里簫韶引翠華。散出黃柑齊拜賜,玉皇遙在七香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