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示周掾祖謝
聞有古學舍,竊懷淵明欣。
攝衣造兩塾,窺戶無一人。
邦風方杞夷,廟貌猶殷因。
先生饌已缺,弟子散莫臻。
忍饑坐談道,嗟我亦晚聞。
永言百世祀,未補平生勤。
今此復何國,豈與陳蔡鄰。
永愧虞仲翔,弦歌滄海濱。
聞有古學舍,竊懷淵明欣。
攝衣造兩塾,窺戶無一人。
邦風方杞夷,廟貌猶殷因。
先生饌已缺,弟子散莫臻。
忍饑坐談道,嗟我亦晚聞。
永言百世祀,未補平生勤。
今此復何國,豈與陳蔡鄰。
永愧虞仲翔,弦歌滄海濱。
聽聞有古老的學舍,我私下懷著像陶淵明那樣的欣喜。整理衣裳前往兩處學塾,從窗戶看進去卻空無一人。地方風氣已如杞國般衰微,學舍的規模還保留著前代的樣子。先生的飲食已經匱乏,弟子們也都離散不來了。先生忍著饑餓坐而論道,可嘆我聽聞這些也太晚了。一直說要世代祭祀,卻彌補不了平生的勤苦。如今這是什么樣的國度,難道是和陳蔡之地相鄰嗎?我永遠愧對虞仲翔,人家能在滄海之濱弦歌講學。
攝衣:整理衣裳,表示恭敬。
兩塾:指學舍。
邦風:地方風氣。杞夷:杞國本為華夏古國,但因受周邊夷族影響,風氣漸衰,這里指地方風氣衰敗。
廟貌:指學舍的規模、樣子。殷因:指沿襲前代。
饌:飲食。
臻:到。
陳蔡鄰:孔子曾被困于陳蔡之間,這里暗示當時文化教育的困境。
虞仲翔:三國時虞翻,字仲翔,曾被貶交州,在當地講學授徒。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文化教育可能處于衰落狀態,學舍冷清,先生弟子的境遇不佳。詩人或許是看到這種現狀,有感而發,借和陶詩來表達自己的思考和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反映當時文化教育的困境,突出詩人對文化傳承的關注。其特點是情感深沉,借古喻今。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對社會現象的思考和人文關懷。
舟師分水國,漢將領秦官。
麾下同心吏,軍中囗囗端。
吳門秋露濕,楚驛暮天寒。
豪貴東山去,風流勝謝安。
莫言水國去迢迢,白馬吳門見不遙。
楓樹林中經楚雨,木蘭舟上蹋江潮。
空山古寺千年石,草色寒隄百尺橋。
早晚盧家蘭室在,珊瑚玉佩徹青霄。
梅發柳依依,黃鸝歷亂飛。
當歌憐景色,對酒惜芳菲。
曲水浮花氣,流風散舞衣。
通宵留暮雨,上客莫言歸。
自厭久荒浪,于時無所任。
耕釣以為事,來家樊水陰。
甚醉或漫歌,甚閑亦漫吟。
不知愚僻意,稱得云客心。
云客方持斧,與人正相臨。
符印隨坐起,守位常森森。
縱能有相招,豈暇來山林。
磻石老紅鮮,徴君臥幾年。
飛泉出林下,一徑過崖巔。
雞犬逐人靜,云霞宜地偏。
終朝數峰勝,不遠一壺前。
仲月霽春雨,香風生藥田。
丹溪不可別,瓊草色芊芊。
春來酒味濃,舉酒對春叢。
一酌千憂散,三杯萬事空。
放歌乘美景,醉舞向東風。
寄語尊前客,生涯任轉蓬。
上林春更好,賓鴈不知歸。
顧影憐青籞,傳聲入紫微。
夜陪池鷺宿,朝出苑花飛。
寧憶寒鄉侶,鸞凰一見稀。
愛君修政若修身,鰥寡來歸乳雉馴。
堂上五弦銷暇日,邑中千室有陽春。
謂乘鳧舄朝天子,卻愧豬肝累主人。
辭后讀君懷縣作,定知三歲字猶新。
天書到法堂,朽質被榮光。
自笑無功德,殊恩謬激揚。
還登建禮署,猶忝會稽章。
佳句慙相及,稱仁豈易當。
殷疑曙霞染,巧類匣刀裁。
不怕南風熱,能迎小暑開。
游蜂憐色好,思婦感年催。
覽贈添離恨,愁腸日幾廻。
無限寒云色,蒼茫淺更深。
從龍如有瑞,捧日不成陰。
積翠全低嶺,虛明半出林。
帝鄉遙在目,鐵馬又骎骎。
曙色傳芳意,分明錦繡叢。
蘭生齊后日,花發夜來風。
不向三峰里,全勝一縣中。
遙知大苑內,應待五花驄。
春物行將老,懷君意詎堪。
朱顏因酒強,白發對花慙。
日日思瓊樹,書書話玉潭。
知同百口累,曷日辦抽簪。
援車登隴坂,窮高遂停駕。
延望戎狄鄉,巡回復悲咤。
滋移有情教,草木猶可化。
圣賢禮讓風,何不遍西夏。
父子忍猜害,君臣敢欺詐。
所適今若斯,悠悠欲安舍。
青瑣留才子,春池靜禁林。自矜仙島勝,宛在掖垣深。
引派彤庭里,含虛玉砌陰。漲來知圣澤,清處見天心。
蘭氣飄紅岸,文星動碧潯。鳳棲長近日,虬臥欲為霖。
席寵雖高位,流謙乃素襟。焚香春漏盡,假寐曉鶯吟。
丹地宜清泚,朝陽復照臨。司言兼逸趣,鼓興接知音。
六義驚摛藻,三臺響擲金。為憐風水外,落羽此漂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