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婦怨
九月匈奴殺邊將,漢軍全沒遼水上。
萬里無人收白骨,夫死戰場子在腹,妾身雖存如晝燭。
九月匈奴殺邊將,漢軍全沒遼水上。
萬里無人收白骨,夫死戰場子在腹,妾身雖存如晝燭。
九月的時候匈奴殺死了邊疆的將領,漢軍在遼水一帶全軍覆沒。萬里的荒野上沒有人來收斂白骨,丈夫戰死在戰場,孩子還在腹中,我雖然還活著,卻如同白晝的蠟燭一樣毫無用處。
匈奴:古代北方的一個游牧民族,這里借指邊疆的敵人。
全沒:全軍覆沒。
遼水:今遼河,在遼寧境內。
晝燭:白天的蠟燭,比喻無用之物。
古代邊疆戰事頻繁,戰爭給無數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災難。這首詩可能創作于邊疆戰爭不斷的時期,詩人站在征婦的角度,反映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痛苦。
這首詩主旨是揭露戰爭的殘酷和對征婦悲慘命運的同情。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直抒胸臆。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社會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韶光不怨匆匆去。只怊悵,年華誤。目斷游絲情一縷。斷橋流水,夕陽飛絮,可是春歸路。
樓頭盡日還凝佇。欲訴閑愁向誰訴。蕙渚花飛天又暮。醒時如醉,醉時如夢,夢也何曾作。
古榕陰里屐痕微,百折危闌入翠微。
澤國春深煙雨合,荒臺草滿杜鵑飛。
孤舟萬里誰輕到,二水三山我欲歸。
似聽秦淮歌管動,湘橋鐙火映江磯。
日日提壺上酒樓。醉來一臥古滄州。
傾囊難買農家樂,扶杖來尋野店秋。
人不見,淚交流。月高云遠古今愁。
當時攜手登臨處,刻骨思量總未休。
海晏珠還掌上珍,拈花微笑是前身。
二龍噀水九枝秀,一鵠沖霄六矢新。
臧母集肩金鸑鷟,志公摩頂玉麒麟。
懸知慧業鐘靈鷲,不數崧生甫與申。
何必長安始是棋,江梅吹亂向南枝。
淚痕似漏傳銅箭,秋緒如沙畫鐵錐。
未借酒尊傾北海,漫勞文采照南離。
新知乍見還輕別,樂莫樂兮悲莫悲。
迢迢客路三千里。心牽游子情難已。離思黯然生。挑燈憶遠人。
孱孱羸瘦質。怎慣長為客。午夜板橋霜。憐伊風露涼。
憂世愁腸轉斷蓬,
趨時好色上芳叢。
古來只有春平直,
披拂年來也不公。
長淮水,日東注,流盡年光祗如故。亙古窮今不可極,但見行舟往來處。
長淮之水流滔滔,映空浴日排銀濤。鷗鳧翻飛岸搖曳,魚龍鼓舞風怒號。
濠壽西來如折斗,汴泗交流清會口。滾滾寧辭東海遙,萬里朝宗近趨走。
長淮水,涵華滋,昔年淮右見龍飛。天河挽洗甲兵凈,恩澤汪洋合九圍。
長淮水,今澄清,圣人繼統川岳寧。龍驤萬斛日充貢,永奠皇圖歌太平。
如天儀度水年華,天水由來是外家。
百病盡捐霜后籜,三生自懺雨中花。
瓊樓寫韻人誰到,玉尺量才事可誇。
笑我會稽王內史,十年弟子隔屏紗。
曲臺稱制會群儒,
郊廟休疑聚訟殊。
卻笑執經俟臨決,
枉教白虎議西都。
竿頭崖頭撒手去,閬州澧州尋路歸。廉纖脫盡全機露,八角磨盤空里飛。
婆子因行掉臂,趙州因事長智。無端一句淆沎,惹得四海鼎沸??逼屏?,有誰知。春風過后無消息,留得殘花一兩枝。
帶雪含霜半倚籬,橫斜影里露仙姿。前村昨夜春來了,竹屋老僧猶未知。
明宣一道聰明咒,暗寫兩行靈寶符。謾道騎鯨游六合,何曾有夢到華胥。
誦書示子聿二首 其一
乃翁誦書舍東偏,吾兒相和山之巔。
翁老且衰常早眠,兒聲夜半方泠然。
楚公著書數百編,少師手校世世傳。
我生七十有八年,見汝任此寧非天。
數點籬頭雨。濕年光、如塵似夢,雁聲將去。慘結秋陰朦朧月,隱印苔花夕步。更著袂、清寒如許。莫費鄉園叢菊淚,伴孤云、老臥滄江暮,持此意,問鷗鷺。
盈盈一水終無語。盡留連、沙昏石冷,舊盟誰主。試俯清漪窺衰鬢,猶帶十年塵土。剩對立、鵁鶄媚嫵。萬事一身惟足懶,又支筇、數盡池東樹。鴉陣起,為誰舞。
抹粉涂坯恰似呆,
神頭鬼面舞三臺。
千千萬萬人窺看,
子細不知誰見來。
納納乾坤落落人,幾時能得白鷗馴。
一船秋冷琴書鶴,萬里身歸老病貧。
清夢已從天姥別,凍烏休望紇干春。
汝南耆舊知誰在,車服無慚故里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