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貧士七首 其一
長庚與殘月,耿耿如相依。
以我旦暮心,惜此須臾暉。
青天無今古,誰知織烏飛。
我欲作九原,獨與淵明歸。
俗子不自悼,顧憂斯人饑。
堂堂誰有此,千駟良可悲。
長庚與殘月,耿耿如相依。
以我旦暮心,惜此須臾暉。
青天無今古,誰知織烏飛。
我欲作九原,獨與淵明歸。
俗子不自悼,顧憂斯人饑。
堂堂誰有此,千駟良可悲。
長庚星和殘月,明亮地相互依偎。我懷著早晚不變的心,珍惜這短暫的光輝。青天不分古今,誰知道時光飛逝如織烏。我想前往九原,獨自與陶淵明同歸。世俗之人不哀悼自己,卻擔憂賢人的饑餓。誰能有陶淵明這樣的堂堂正氣,千駟之富也令人覺得可悲。
長庚:金星的別名。
耿耿:明亮的樣子。
須臾暉:短暫的光輝。
織烏:指太陽,傳說日中有三足烏,因太陽運行如織梭,故稱織烏。
九原:春秋時晉國卿大夫的墓地,后泛指墓地,這里指與陶淵明在另一個世界相聚。
千駟:四千匹馬,形容富貴。
蘇軾晚年被貶海南,生活困苦,此時他對陶淵明的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共鳴。這首詩是他和陶詩系列中的一首,創作于他在海南的艱難時期,借和陶詩來表達自己的心境和對陶淵明的敬仰。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陶淵明的追慕和對世俗的批判。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對比鮮明。在文學史上,蘇軾的和陶詩體現了他對陶淵明文學精神的傳承和發揚,具有重要的價值。
問江東王氣,子弟蟲沙,烏騅嘶后。杜默文章,向憤王搔首。遺恨千年,龍且鐘昧,意氣空牛斗。好是青山,流鶯枝上,勸人酣酒。
開國一時,元功除卻,畫策登壇,紛紛屠狗。銅臭書香,蓬顆原同朽。大地山河,嬴顛劉蹶,竟為何人有。不道山中,王孫落魄,綺裘依舊。
燕啄龍歸事已陳,
本初仲穎亦成塵。
千秋抉眼東門客,
輸與焦頭爛額人。
軼事流傳信不誣,
凄涼古廟傍城隅。
翻從一飯傳千載,
小節由來未可無。
銀床金井曉啼鴉。簾額上,襯紅霞。同心梔子夜開花。和露折來斜。無好意,送與謝娘家。
織金衫重懶提筆。雙扼臂,卸來輕。平頭吹蠟炙銅笙。葉底弄鶯聲。無好意,喚與順郎聽。
教池天氣不勝情,
攜手聊同陌上行。
洛禊嬉游修故事,
楚歌歡笑集村氓。
慕潘珍果盈車擲,
挑卓幽琴滿座傾。
為報蘭亭王逸少,
且無今日管弦聲。
黃菊露中開,落葉階前捲。忽聽誰家玉笛聲,斷續隨風遠。
燈影燦馀光,獨坐愁難遣。試數樓頭漏點深,月照花陰轉。
曳杖行歌雪滿顛,世人徒羨釣璜年。歲寒桂樹聊攀倚,春晚蘭苕故秀娟。賣卜不張吳市肆,垂綸長放洞庭船。冥鴻世網誰能那,我憶高人潁水前。
裋褐山中自據梧,鴟鳶何計嚇鹓雛。九歌楚澤從漁父,五噫都門識賃夫。饌客春盤饒露筍,供廚晚飯足霜菰。云中養鷇雞成匹,錦翼花傍次第呼。
燭灺燈枯夜漏殘,
眼眵腰折吻聲乾。
上床一覺江南夢,
放艇高歌七里灘。
母病苦纏綿,
兒心劇可憐。
春雷挾凍雨,
直是奈何天。
竟將督亢入秦庭,
太子寧知事不成。
麗室已隨流水去,
孤亭猶有暮煙橫。
荷已無花柳欲陳,
秋風颯颯水粼粼。
湖山慘淡西施老,
細看終于勝丑人。
世德繇來系釋之,先生原是帝王師。
仙郎采筆明光草,使者蒼梧雨露枝。
畏壘當年歌召父,褰帷今日見家兒。
好生自是清朝意,到處逢人口作碑。
百萬軍儲轉上方,淮陰陰德已汪洋。
燕山特沛三春雨,象郡潛銷六月霜。
數載風塵誰解網,一尊天地對浮觴。
知君不為光門戶,報主情深屬建章。
甕城東望勢崔嵬,萬頃銀波翠嶂開。九月蜑舟收內港,潮婆風報澳南來。
石壁山頭峰插天,石壁山下草如煙。半腰白鷺飛不去,道是巖邊漱玉泉。
黃魚紫蟹錯登筵,丹杮紅柑顆一錢。收卻落花涂豆子,不勞東作向春田。
北郭岡旁馬鬣塋,何年春雨綠蕪生??蓱z翁仲龍鐘老,卻放蠐螬背上行。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試筆時。
以至死生猶處了,自馀榮辱可知之。
適居堂上行堂上,或在水湄言水湄。
不止省心兼省力,堯夫非是愛吟詩。
幾年締舊好,今日始登堂。
共訝顏非昔,相看鬢有霜。
篝燈憐夜短,尊酒話情長。
試誦雷陳傳,丹心永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