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
六秩行當啟,區中緣更疏。
不貪為我寶,安步當君車。
故國多喬木,先人有敝廬。
誓將閑散好,不著一行書。
六秩行當啟,區中緣更疏。
不貪為我寶,安步當君車。
故國多喬木,先人有敝廬。
誓將閑散好,不著一行書。
六十歲的人生即將開啟,與塵世的緣分更加疏淡。不貪婪就是我的珍寶,從容步行當作您的車馬。故鄉有許多古老的樹木,祖先留下了破舊的房屋。我發誓要享受閑散的生活,不再寫一行文字。
六秩:六十年,指六十歲。
區中:人世間。
不貪為我寶:出自《左傳·襄公十五年》“我以不貪為寶”。
安步當車:慢慢地步行,就當作是坐車。
喬木:高大的樹木。
敝廬:破舊的房屋。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詩人在臨近六十歲時,歷經世事,對塵世的紛擾感到厭倦,從而產生了回歸本真、享受閑散生活的想法,于是創作此詩以表達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閑適生活的追求和對名利的淡泊。其特點是語言樸實、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不隨波逐流的人生態度,在文學上體現了一種回歸自然、追求內心寧靜的創作傾向。
分惠霜罌手自開,便驚春色逼人來。箋題重有麻姑字,添作高堂獻壽杯。
扈圣千官出,分曹六職俱。侍郎精古學,議禮應時須。車蓋連諸郡,衣冠接兩都。句陳嚴內拱,屏翳肅前驅。灤水開宮殿,龍門起畫圖。仗依云氣肅,人望日華趨。馬酒來官道,駝羹出御廚。露疑金作掌,冰想玉為壺。地絕分寒燠,天清習曉晡。會朝常咫尺,奏對祇須臾。舊俗懷《周雅》,今賢誦《禹謨》。愛君期得道,憂國況為儒。久客嗟牢落,諸公念樸愚。路經南粵險,心戴北辰孤。汲引勞修綆,吹噓倚大爐。臨風思何限,相送獨勤渠。
撫琴白云端,聲透巖谷里。山空夜未央,長天色如洗。喧啾百鳥吟,蕭瑟孤舟雨。萬壑鳴松風,千江瀉流水。森嚴肅鬼神,恩怨訴兒女。人世不爾聞,唯入巢由耳。
譚仙通正。悟徹長真修玉性。馬鈺山侗。豁豁洋洋似害風。劉仙通妙。把握長生真了了。通密丘仙。修養長春不夜天。
百頃陂田過雨清,新秧漠漠似苔生。津梁只欲憑忠信,南去無心問耦耕。
沈子膏粱胄,從余一草廬。幾年同寂寞,此日更勤渠。師范宗韓孟,源流接誼舒。艱難思報國,猶未廁朝裾。
玉蕊亭邊集翠娥,瑯璈聲和萬年歌。月斜酒散天風冷,鸞鶴翩躚渡絳河。
畿南建節羨中丞,入典樞機駿譽騰。瀚海烽煙看晝息,潢池氛祲見宵澄。位居北斗司喉舌,官自西臺任股肱。糠秕更兼砂礫質,憐余疏拙巧相承。
夷吾繇檻車,郅惲脫狴犴。時來齊業興,策售亦匡漢。丈夫生世間,立志貴侃侃。多少英與賢,未遇恒患難。況復抱貞士,富貴非所憚。豈為云林深,白首輟篇翰。漁父歌濁清,牛人詠夜旦。雖萎蘭亦香,不雨云自燦。終然千古下,忽有知己嘆。黽勉讀且耕,歲事行復換。
地靈鐘神秀,云深萃高賢。流風漸衰歇,淚共雨綿綿。野橋梅花落,墨痕淡生煙。九里山下冢,宿草何芊芊。書樓今已圮,竹枝韻猶傳??针H聞鐵笛,何處覓散仙。惝恍疑化蝶,蘧蘧畫中眠。續命三分酒,拱手拜老蓮。古今應難接,魂夢或可牽。休嗟身無托,會心即林泉。
挾策才看覲紫宸,買舟又見問通津。青年名擅才華美,玉闕恩承雨露新。官道雪晴梅褪粉,御河水泮柳含春。行旌明到黃堂日,莫惜音書寄故人。
弱冠追隨鬢已蒼,云萍南北為誰忙。年將耳順交情重,事與心違別恨長。梁苑日晴烏反哺,楚天風冷雁離行。萬間自古男兒事,好趁仙槎入帝鄉。
幾年野燒著寒灰,此日樓船向海回。萬疊云煙秋似黛,一江風浪夜如雷。歌殘玉樹浮空棹,夢入金莖渴露杯。想待上林花未發,春光應得鼓聲催。
少耽綺語須妨道,一種癡狂萬目瞋。我贈君詩雜憂喜,百兇肯赦兩詞人。
知音三個都消歇,一個歸休。一個飄流。一個青山骨未收。喜君正是知音者,且共登樓。買酒澆愁。怕有離時在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