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由次月中梳頭韻
夏畦流膏白雨翻,北窗幽人臥羲軒。
風輪曉長春筍節,露珠夜上秋禾根。
從來白發有公道,始信丹經非妄言。
此身法報本無二,他年妙絕兼形魂。
夏畦流膏白雨翻,北窗幽人臥羲軒。
風輪曉長春筍節,露珠夜上秋禾根。
從來白發有公道,始信丹經非妄言。
此身法報本無二,他年妙絕兼形魂。
夏日菜畦里雨水如注,像膏脂流淌般,北窗下的隱士悠閑地躺在如同羲皇、軒轅時代般的清幽環境中。清晨風如車輪轉動,催長了春筍;夜晚露珠滋潤著秋禾的根。從來白發的出現是公平的,至此才相信煉丹的經書并非虛妄之言。這身體的果報本就沒有差異,將來定能在形與魂方面都達到絕妙境界。
夏畦:夏天在田地里勞動的人,這里指夏日的菜畦。白雨:暴雨。
幽人:隱士。臥羲軒:像伏羲、軒轅時代的人那樣閑適。
風輪:形容風像車輪轉動。
丹經:煉丹的經書。
法報:佛教語,指法身和報身。
此詩是蘇軾和弟弟蘇轍(子由)的唱和之作。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但從詩中描繪的夏日景象來看,應是夏天所作。當時蘇軾可能處于相對閑適的生活狀態,與蘇轍常有詩詞往來,在交流中表達自己對生活和人生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生活的感悟和對修煉的思考。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象與哲理思考相融合。在文學史上雖不是蘇軾最著名的作品,但體現了他詩詞創作中對生活細致觀察和深刻思索的特點。
七月宮車駕,
西陵觀闕新。
風云悲厚夜,
羽衛異時巡。
落月低金爵,
秋蕪暗石麟。
威靈凜如在,
善繼有天倫。
蚓壤排晴圃,蝸涎印雨階。
花須嬌帶粉,樹角老封苔。
問字病多忘,過鄰慵卻回。
晚涼還盥櫛,對竹引清杯。
煙水蒼茫古岸高,
危樓縹緲枕波濤。
山圍粉堞青屏合,
橋跨長淮百艦牢。
爭戰往年空故國,
登臨行客嘆前朝。
青旗試問誰家酒,
風雨蒹葭晚渡遙。
和風快人意,岸幘晚襟涼。
日落野痕碧,月生淮際光。
論詩得靈運,靜語屬支郎。
不是耽閑散,從來懶性長。
經濟心猶壯,清羸疾易傷。
那知兩楹奠,遽失萬夫望。
家有詩書積,墳無金玉藏。
誰知幅巾斂,曾佩上公章。
平生臘八日,借缽受齋糜。客路歲將晚,旅庖晨不炊。
持杯從破律,遣興自吟詩。何日依禪宿,鐘魚自有時。
簾卷涼侵戶,窗虛月過帷。
高桐清露濕,深柳夜蟬嘶。
斷績銀河轉,欹斜斗柄移。
風來高葉報,伏近候蟲知。
陶令尊無酒,潘生鬢有絲。
將何慰愁寂,倚杖獨題詩。
夜雨輕寒拂曉晴,牡丹開盡過清明。
庭前落絮誰家柳,葉里新聲是處鶯。
白發生來如有信,青春歸去更無情。
便當種秫長成酒,遠學陶潛過此生。
落泊云隨宿雨開,西風似與早寒催。
曉天雁起平沙去,霜岸風鳴敗葉來。
擾擾勞生移歲月,紛紛過眼旋塵埃。
求田問舍真良策,功業應須與命偕。
深塢繁花麗,晴田細逕分。
孤舟春水路,芳草夕陽村。
暗雀投簷靜,昏鴉集樹喧。
牛羊自歸晚,燈火掩衡門。
欲攜佳客燕高堂,園館春風又作狂。
猶挾冰霜余意氣,未分桃李好風光。
青山無頼藏云岫,流水生波滟野塘。
不飲何妨還燕坐,閉門掃地獨焚香。
寺倚蒼崖古,僧閑晝掩扉。
曉云辭嶺去,夕鳥占林歸。
悟理觀旛動,臨風想錫飛。
寄懷玄觀外,更覺此生微。
表海東侯長,分吳異姓王。
世家端作合,華裔遠相望。
龍去孤神劍,雛成九鳳凰。
多情潘散騎,悼逝足文章。
歸馬骎骎不受鞭,晚霞如畫照晴川。
蕭疏黃葉孤舟岸,零落秋云斷雁天。
臨水登山悲楚客,烹雞酌酒愛諸仙。
任從老逐霜毛至,莫遣愁來玉盞邊。
老槐疏竹寺門幽,九月輕寒襲客裘。
漠漠淮煙天際晚,蕭蕭山雨坐中秋。
風前紅葉知時落,籬下黃花對客愁。
為語老僧無我笑,此生終待老林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