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飲酒二十首 其九
芙蓉在秋水,時節自闔開。
清風亦何意,入我芝蘭懷。
一隨采折去,永與江湖乖。
斷絲不復續,斗水何足棲。
不如玉井蓮,結根天池泥。
感此每自慰,吾事幸不諧。
醉中有歸路,了了初不迷。
乘流且復逝,抵曲吾當回。
芙蓉在秋水,時節自闔開。
清風亦何意,入我芝蘭懷。
一隨采折去,永與江湖乖。
斷絲不復續,斗水何足棲。
不如玉井蓮,結根天池泥。
感此每自慰,吾事幸不諧。
醉中有歸路,了了初不迷。
乘流且復逝,抵曲吾當回。
芙蓉花生長在秋水中,隨著時節自然地開合。清風又有什么心意呢,吹拂進我滿是芝蘭香氣的心懷。一旦被采折而去,就永遠與江湖分離。斷了的絲無法再續上,一斗水哪里足夠它棲息。不如玉井蓮,扎根在天池的泥里。有感于此我常常自我安慰,我的事情幸好沒有成功。醉中能找到回家的路,清清楚楚一點也不迷惑。順著水流暫且漂逝,到了曲折處我自會回轉。
芙蓉:荷花。
闔開:開合。
芝蘭懷:比喻美好的情懷。
乖:分離。
玉井蓮:傳說中的仙蓮。
天池:指大海或天上的池。
了了:清楚明白。
蘇軾晚年被貶海南,在海南期間他和陶淵明詩以寄情。此詩創作于這一時期,當時蘇軾身處逆境,生活艱難,但他仍保持著豁達的心境,借和陶詩來表達自己的人生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借物喻人,表達詩人在困境中的自我寬慰和超脫。其特點是托物言志,以自然景象寄寓人生哲理。在文學史上,蘇軾和陶詩體現了他對陶淵明的推崇和繼承,豐富了古代詩歌的內涵。
萬福西來老骨撾,不遵行止渡流沙。被人打落當門齒,啞子依前吃苦瓜。
繇吳入楚共悲歡,懷欲班荊竟未班。直待還艫愿銜尾,洞庭彭蠡浪如山。
樹蕙滋蘭繼楚辭,一編鄭重寄遙思。胸中塊壘阮生酒,眼底江山謝脁詩。萬里離弦傷鳳么,十年宦海痛烏私。此心未許旁人解,只有當年湘管知。一曲新歌被管弦,俳諧志怪斗清妍。香山意氣由來淡,坡老襟期亦可憐。座客莫持無鬼論,微辭終屬有情天。寸心已備名山業,不遇其人莫浪傳。
孟光舉案與眉齊,半臂初交又解攜。回首舊游真是夢,一聲風角夕陽低。
嚴冬似早春,時物多暄煦。崇朝澹晦陰,花徑冥濛雨。垂柳助芳柔,繁英亦增嫵。悄然人慮清,屋角流鶯語。
上絕把茆江月白,下無寸土眼頭寬。青蓮影里安身法,普與勞生了正觀。
二十時。膚體彩澤人理成。美目淑貌灼有榮。被服冠帶麗且清。光車駿馬游都城。高談雅步何盈盈。清酒將炙奈樂何。清酒將炙奈樂何。
月印蒼波入夜寒,寂寥燈火水天寬。兒孫未解諳風色,幾度船頭失釣竿。
淺笑眉舒恨,微詞臉暈潮。偷近楚宮腰。今宵紅蠟淚,不須飄。
曉起竹林青,憑高一草亭。文禽多慧語,選石半奇形。井水澆牙菜,山花插膽瓶。東籬新甲坼,朝日未全經。高居若天外,茅屋不勞扃。避石松形古,當泉竹腳青。蟲聲秋入戶,山色晚宜亭。更自聞寒籟,林僧夜教經。
我憶湖西寺,春山爾獨行。乍暄饒柳意,空谷自鶯聲。人減同游伴,花含往歲情。片云回首暮,天遣別愁生。
從別后,倏忽幾經秋。憶昔與君初覿面,雙峰隔水共扁舟。此意在心頭。湖山好,何日得重游。碧海波長思黯黯,吳天云夢遠悠悠。漫倚最高樓。
洪厓先生舊所隱,階下碧桃花飄零。夜光出井流瓊液,露浥松根生茯苓。天女或攜綠玉杖,仙人自讀《黃庭經》。鄰寺歸來十五里,回頭望斷煙冥冥。
佳節逢重五,移尊上廣堂。羈懷開造次,遠眺入蒼茫。暑雨鳩林爽,南薰燕幕涼。喧江龍舸競,無那楚人狂。
澗路倚天斜,穿林破曉霞。空中樓閣見,階左藥苗賒。入室慚窺奧,開門喜到家。幸逢傳道叟,相對碧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