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推官母李氏挽詞
南浦凄涼老逐臣,東坡還往盡幽人。
杯盤慣作陶家客,弦誦嘗叨孟母鄰。
尚有升堂他日約,豈知負土一阡新。
今年我欲江湖去,暮雨連山宰樹春。
南浦凄涼老逐臣,東坡還往盡幽人。
杯盤慣作陶家客,弦誦嘗叨孟母鄰。
尚有升堂他日約,豈知負土一阡新。
今年我欲江湖去,暮雨連山宰樹春。
我這個被貶謫到南方的凄涼老臣,在東坡交往的都是高潔之人。我常像陶淵明家的客人一樣參與杯盤宴飲,也曾有幸如孟子鄰居般聆聽教誨。本還有日后登堂拜訪的約定,怎料如今新添了一座墳墓。今年我打算漂泊江湖,在暮雨連綿中,墓旁樹木迎來春天。
南浦:泛指送別之地,這里指蘇軾被貶之地。老逐臣:蘇軾自稱。
幽人:幽隱之人,這里指品德高潔的人。
陶家客:化用陶淵明的典故,指常參與宴飲之人。
弦誦:弦歌誦讀,指教育。孟母鄰:孟母三遷,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這里指李氏有賢母之風。
負土:背土筑墳。一阡:一座墳墓。
宰樹:墳墓上的樹木。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蘇軾一生多次被貶,處于人生困境。潘推官母李氏應是一位賢德之人,蘇軾與之有交往。李氏去世,蘇軾寫下此詩表達哀悼。
這首詩主旨是哀悼潘推官母李氏。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蘇軾詩歌情感細膩、善于用典的特色。
怪當時、健者也曾閑,天涯又逢君。正落花時節,聽鸝巷陌,山媚春人。若個短衣匹馬,爭說李將軍。遮莫南山上,猿臂逡巡。不負生平慷慨,且鏖詩角酒,肝膽輪囷。便相從樽俎,歌嘯起風云。試憑臨、荒城殘壘,念家山、鼙鼓那堪聞。巡檐笑,有寒香在,為我三薰。
誰云造化本無情,利害乘除理甚平。莫逐眾情生慍喜,君看三四孰虧盈。
燕臺自昔興王地,今日垂衣馭四夷。紫禁煙花連朔漠,黃河烽火望旌旗。西山積雪輝輝在,北極浮云裊裊垂。跂馬春郊回首晚,五侯歌管未休吹。
兩年聞搆問歸亭,卻訝今秋得徑登。新目恰飄今日雨,古榕猶度舊時聲。紺宮氣壯江流疾,謝豹啼深木葉平。我愿人寰猶未滿,可堪惆悵此時情。
北風初秋至,吹我章華臺。浮云多暮色,似從崦嵫來。枯桑鳴中林,緯絡響空階。翩翩飛蓬征,愴愴游子懷。故鄉不可見,長望始此回。
匡說詩今見,開函一解顏。平安問五柳,意氣到三山。種秫不妨醉,鳴琴定復閒。歲寒儻客授,早買釣舟還。校官豐暇豫,陋巷小經過。竹落護松菊,疏村上薜蘿。江山入眼界,日月自頭陀。忽憶陶彭澤,新詩不廢哦。
不愁濃膩占恩波,虢國夫人馬上蛾。無端太液池邊水,惹得閒情解語多。
科名伊呂恰相當,何許燕公托后行。海上衣冠今爾爾,山中風度復堂堂。塵埃不見漁陽恨,絮酒徒聞蜀道長。可信柳州還墨客,未窺經濟論文章。
天子壽考民物休,隆祥祉兮該九州。導神和氣迎神庥,虎拜稽首誠愈修。神兮神兮良厥猷,作神羞兮予爾尤。
畫梁詩板暗流塵,水石魚龍萬句新。誰識高僧最深意,慈航長護過江人。
落魄蘇季子,無官妻嫂欺。爾若不見憐,飄零安可知。
不如無道國,而水冒城郭。豈敢問天災,但慚為政惡。湍回萬瓦裂,槎向千林閣。獨此懷百憂,思歸臥云壑。
霜葉下孤篷,船在垂楊岸。早是凄涼惜別時,更惜年華換。別酒解留人,拚醉君休管。醉里朱弦莫謾彈,愁入參差雁。
壯歲辭青瑣,還山坐白云。天時看代謝,世事斷知聞。菽水奉慈母,詩書教后昆。未能忘鄙陋,嘗獻野人芹。
天風吹落到炎州,今日登臨匪昔游。文士有懷應載筆,閒僧無事獨孤舟。深根古柏通蓮座,嫩葉新松蔭石頭。破衲豈宜罨畫里,又栘竹節上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