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辭:箜篌引
公乎公乎,提壺將焉如。
屈平沉湘不足慕,
公乎公乎,提壺將焉如。
屈平沉湘不足慕,
大人啊大人啊,你提著酒壺要去哪里呢。屈原投湘水而死不值得羨慕。
公:對人的尊稱。
提壺:提著酒壺。
焉如:到哪里去。
屈平:即屈原,名平,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投汨羅江而死。
《箜篌引》屬于相和歌辭,其創作背景可能與當時社會動蕩、人們思想觀念多元化有關。詩人或許看到了社會的種種不如意,對傳統的道德觀念和人生選擇產生了新的思考,從而創作此詩表達自己的獨特見解。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傳統價值觀的挑戰,以直白的語言展現出詩人超脫的思想。它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當時詩歌創作的多元性,反映了部分文人的精神追求。
早歲艷時譽,鏤悰鐵硯規。春風辭絳帳,夜月映書帷。長嘯聞蒼昊,清吟動碧漪。碧漪浩浩接南溟,幾欲乘濤淩太清。豪鯨妖蜃肆光怪,皓兔朱烏失晦明。斂柁回檣厭渺漫,重崖復巘尋真伴。橘中壺里各乾坤,麟脯龍根充列饌。上界真人開玉宇,運斗調元臨下土。巨川名岳召仙才,驅攝雷霆簸云雨。玄功洽九垓,涓滴淪枯莽。駕鳳驂鸞附壯游,誰知蒲柳暗驚秋。霞裾霧縠馀光彩,野性終教戀矩洲。矩洲之上一畝宮,蔣生三徑偶然同。匏懸未見來雙燕,離立還堪蔭四松。隨山館弄水軒情,知不及辟疆園寧。須更置平泉,石但擬人稱。角里村沙際,春歸望帝悲。夏陰時愛囀黃鸝,留人短柮煨山芋,祛暑雙鬟剝水芝。御柳亭亭搖翠葆,海棠蕊吐纏絲瑙。移科旋覺蠟梅生,照影將期蒼檜老。薜蔦敷巖疑叆叇,杜蘅芳結幽貞佩。扶桑素艷斗紅妝,斑蠡游苗如列隊。榴綴霜房錦貝披,楊梅小紺杏酸時。傷霖恨褪緋櫻實,妨帽先刪刺柘枝。荔熟繁星森赤赪,芭蕉倚日青羅扇。籬收薏苡琲筐盈,架綰蒲萄珠幾丳。雄李膚腴綠蘊丹,密云羊棗弄金丸。柑垂佛手蟲絲罥,羅望來禽繭粒殘。枸杞子,決明花,露葵香菌舊渾家。瓷瓶凈注黃梨液,石火新烹苦茗芽。拂袂清風不可攀,衡門晝倩白云關。瀠泂練帶寒江外,縹緲芙蓉夕照間。鶴莎足認溪邊路,草艇橫橋煙火暮。粉繪徒傳處士居,郊墟謾揭高人步。五經掩壁空便腹,戰蟻虛床罷蕉鹿。遠夢游吳訪石頭,因之適越登天目。天目崢嶸愜大觀,循溪曲曲發荃蘭。煙嵐足底從生沒,丘壑胸中自屈蟠。桃葉舞,竹枝歌,矩洲之上樂如何。卷舒無亦閒蹤跡,鵬翼蠅須若個多。
列宿曾聞數應天,詞垣師授選惟賢。玉窗云霧朝生研,絳闕星河夜動椽。沂上舞雩多樂事,洛中心印有真傳。從來程李東西近,桃李新陰在講筵。
高甍巨桷壓城闉,平視如將七澤吞。幾度春光招宋玉,碧闌干外獨消魂。
伏波橋側石湖灣,生長難忘是此間。窮海見聞唯白浪,孤城表里出青山。身同墜葉猶知本,老對衰楊自怯攀。頻得瑤緘遠相待,好秋端為故人還。
芙蓉別殿曉風涼,玉井靈根出水香。薦熟方聞開寢廟,賜鮮已見布朝堂。冰絲欲斷鮫人縷,瓊液疑含閬苑霜。憶昨金鰲橋上望,紅衣翠蓋滿銀塘。
微尚依高節,何能失此君。秋濤生白日,煙干入高云。清冷弦中意,宮商坐外聞。會心寧在遠,咫尺絕塵氛。
漾舟清川西,江氣巳寒慄。四時不遲徐,碧漢掛短日。煙嶺盤玉空,霞文秘紫室。手掇薜荔葩,筐貯枸杞實。隨云轉高虛,攀蘿折叢密。幼希初平蹤,早得羨門術。卻鄙人間榮,轉覺方外逸。
又泊斜陽尋野步,榕陰委曲見山鐘。僧才種竹歸能識,客自看花竟未逢。園好蒔薺呈嫩葉,石因移樹折尖峰。殷勤小摘青蔬束,尚覺依依意味濃。
珠海南巡掌舵船。新階快上萃群賢。市場搞活目標堅。燕舞鶯歌花似錦,玉盈金滿貨如山。全民康樂頌堯天。
亭出竹更密,林幽人不知。能教三伏景,變作九秋時。
小屏風,座隔流塵素影融。方床六尺偃清晝,慚無玉枕名通中。
文帝年年下璽書,唯憂農畝不豐馀。匈奴嫚侮吾甘忍,所喜千倉飽貯儲。
壺山南來蘭水東,水杉河柳相蘢蔥。中間兩族分周姓,山川結秀生諸公。東族夔夔翠渠叟,清德斯世參天功。西族巍巍雙竹翁,鴻名刻鼎垂無窮。繽紛臺省難指屈,錦衣象簡青云驄。瑤環瑜珥皆萬鎰,治之不敢求良工。珠湖吳子真國手,禮羅非我求童蒙。已見三冬立尺雪,霫霫次第薰春風。彬彬文字成杼軸,撝謙抑損各相崇。我沗西周傍倚玉,早與吾友同磨攻。義方師道兩堪賦,綿才慚愧筆如虹。
三更懷人入夢勞,嚴霜冽冽北風高。雁臨凍浦聲凄惻,此時微雨疏窗濕。攬衣假寐通精誠,明星有爛曉雞鳴。天明排戶一相望,瘴霧昏昏自惆悵。
焚蘭灼艾勿嗟時,攬茝紉芳幸及茲。惜逝畏居日月后,蹇修渺與水山期。慚從地下逢弘演,浪向人間誦楚辭。泉石自敦閒姓字,首山離冢豈余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