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看牡丹三首 其二
明日雨當止,晨光在松枝。
清寒入花骨,肅肅初自持。
午景發濃艷,一笑當及時。
依然暮還斂,亦自惜幽姿。
明日雨當止,晨光在松枝。
清寒入花骨,肅肅初自持。
午景發濃艷,一笑當及時。
依然暮還斂,亦自惜幽姿。
明天雨應該會停,晨光會灑在松枝上。清寒之氣滲入花骨,牡丹一開始端莊自持。中午時分花朵綻放出濃郁艷麗之色,此時應盡情展露笑顏。到了傍晚它依然收斂起來,也是在愛惜自己清幽的姿態。
肅肅:莊重、嚴整的樣子。
午景:中午的日光。
斂:收斂。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可能是詩人在雨中觀賞牡丹時有感而發,創作時心境應是寧靜且對自然之美有所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借雨中牡丹一天的變化,展現其清幽高潔的姿態,突出了牡丹自惜幽姿的特點。在文學上以細膩描寫和生動表達展現了自然之美。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發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溟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三十六盤啼杜鵑,杜鵑啼盡到平川。千山白雨作秋氣,六月赤城堪晝眠。銀渚星槎留使客,竹宮風帳候神仙。衰予病起橋門下,目送晴云度楚天。
千柱依然跨寶坊,庭前柏子久荒涼。明珠白璧無人識,賴有斯文萬丈光。
穆穆睟容,如天之臨。赫赫明命,如玉之音。虔恭出門,禮容兢兢。涂山生啟,夏道以興。
忠臣祝壽吐嘉詞,鮑叔臨軒酒一卮。安不忘危臣所愿,愿思危困必無危。
東北劫愈急,問策乃及我。樓前招片月,仗劍向遼左。強鄰久阻兵,跨海置遮邏。吾民被迫逐,待斃但僵坐。其鋒誠難爭,善守抑猶可。杜回有時顛,食報在魏顆。姑求振民氣,申儆首媮惰。死灰儻復燃,行見陸渾火。人言柔勝剛,精鐵綿與裹。試探囊底智,籌一不須夥。
登壇初卸黑貂裘,玉宇無聲夜色流。十萬貔貅環漢幟,三千熊虎抱吳鉤。歌傳桃葉清江上,曲奏梅花大海頭。徙倚胡床豪興發,不知明月墮南樓。
大呂功名重,鴻毛軒冕輕。閑居客愈盛,暫出市皆傾。溟海涵容大,龍門謁見榮。謙光儼在目,慟哭望佳城。
聞說東莊好,居然遠世紛。短筇行引鶴,頹石坐看云。鄰父時遺酒,山僧解乞文。秪緣幽意狎,魚鳥亦欣欣。
亡國降臣固位難,癡頑老子幾朝官。朝梁暮晉渾閒事,更舍殘骸與契丹。
蟠桃一熟九千年。仙家春色無邊。畫堂日暖卷非煙。晝永風妍。看取疏封湯沐,何妨頻棹觥船。方瞳綠發對儒仙。歲歲尊前。
單于都護再分疆,西引雙旌出帝鄉。朝日詔書添戰馬,即聞千騎取河湟。
溪上高人稱福吳,一尊深喜共為娛。步行可是困公子,日晏不應驕灌夫。縱履全勝驅下澤,緩歌長欲聽提壺。行年八十心如水,正覺公非嵇阮徒。
我愛天臺陳敬初,少日辭家即遠圖。上書擬獻賈生策,入關便棄終軍繻。八月官河秋水大,三江親舍暮云孤。名成歸去歲未晚,卜鄰有約依東吳。
天子當陽,群工就列。冊寶既陳,鐘鼓備設。上公奉事,容莊心協。克相盛禮,光昭玉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