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敭所藏趙昌花四首 山茶
蕭蕭南山松,黃葉隕勁風。
誰憐兒女花,散火冰雪中。
能傳歲寒姿,古來惟丘翁。
趙叟得其妙,一洗膠粉空。
掌中調丹砂,染此鶴頂紅。
何須夸落墨,獨賞江南工。
蕭蕭南山松,黃葉隕勁風。
誰憐兒女花,散火冰雪中。
能傳歲寒姿,古來惟丘翁。
趙叟得其妙,一洗膠粉空。
掌中調丹砂,染此鶴頂紅。
何須夸落墨,獨賞江南工。
南山的松樹在秋風中蕭蕭作響,枯黃的葉子在勁風中飄落。誰會憐惜像兒女般嬌弱的山茶花,它卻在冰雪中如火焰般綻放。能夠描繪出歲寒中花卉姿態的,自古以來只有丘潛。趙昌掌握了其中的妙處,完全擺脫了用膠粉作畫的俗氣。他在手掌中調配丹砂,染出這如鶴頂般的紅色。哪里需要夸贊落墨技法,只需欣賞這江南畫家的高超技藝。
蕭蕭:形容風聲。
隕:落下。
兒女花:指山茶花,形容其嬌美。
丘翁:指丘潛,善畫花卉。
趙叟:指趙昌,北宋畫家,以畫花著稱。
膠粉:指作畫時用膠粉的傳統技法。
鶴頂紅:形容山茶花的顏色像鶴頂一樣紅。
落墨:中國畫的一種技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趙昌是北宋著名畫家,以畫花卉聞名。蘇軾可能在看到王伯敭所藏趙昌畫的山茶花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趙昌繪畫藝術的欣賞。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山茶花的堅韌和趙昌繪畫技藝的高超。其特點是通過意象對比和襯托突出主題,語言簡潔生動。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蘇軾對繪畫藝術的關注和獨特見解。
朝朝弦管理新妝。摹艷史,幻柔鄉。今宵努力做檀郎。春在合歡床。鴛被底,珍重莫顛狂。
高燒絳蠟夜窗虛,客路平安報故居。寫罷八行交驛卒,家書飛遞等官書。
東風扇微和,旭日舒以遲。乾坤滿春意,萬象何熙熙。盛德爰在木,韶光良可怡。輕煙含草色,好鳥鳴花枝。底事縈我心,農功須及時。百谷播原野,雨旸無愆期。四海樂有年,載誦豳風詩。
文昌臨照眾星回,大地英聲貫耳雷。四水中央蓬島屹,五云直北玉樓開。斐才稷下群英集,韻事山中宰相來。此在吾東猶盛舉,況今奇躅住燕臺。
雞頭菱蔓滿溪灣,渺渺漁村白水環。堤下行人堤上柳,夕陽驢背看秋山。
清詞索笑。莫厭銀杯小。應是天孫新與巧。剪恨裁愁句好。有人夢斷關河。小窗日飲亡何。想見重簾不卷,淚痕滴盡湘娥。
寧知生蚤與生遲,真鳳真麟出以時。何處氤氳姜酒氣,香風吹入野人卮。病起朝天果未遲,出門剛遇鳳來時。兩山居士何如喜,一飲從教累百卮。
騎至南郊曉色蒼,須臾陪拜儼成行。兩班吉帶羅朱紫,惟有齋官服冕裳。禮屬群趨上宰前,兩郎奉冊侍臣宣。壇前拜跪升煙罷,隨處群工署奏篇。遇雨權將屋作壇,昊天神主位中閒。吉兇異制今參用,今古殊宜亦并班。卻向慈云嶺上還,梅花合道日籠山。馬蹄十里搖歸夢,疑在小園松竹間。
去歲晚春天。叩別尊前。世情似紙慣涼炎。幸托慈恩憐弱息,萬種周全。今又整吟鞭。遙記經年。離懷默默淚重添。獨憶報瓊知甚日,銘刻銜環。
新晴雨后映斜陽,草茂花繁處處香。石色蒼苔隨岸綠,橋邊垂柳掛絲長。
桃花飛盡杏花疏,客子長安幾篋書。何事竹齋消渴久,漢庭今問馬相如。
鈍質生來故不奇,科名官位總逾涯。若人剛好投閒地,猶費夕郎夜草辭。鄭重多賢輔圣君,不才自合老煙云。兒童課罷書堂寂,種竹栽花日又曛。利鎖名韁久若遺,無端猶爾浪猜疑。而今想在相拋卻,正是茅檐穩睡時。塵世繁勞不上肩,山中長夏日如年。千秋未了遺編在,且喜蠅頭也會看。
平時無歡苦易醉,自怪飲樂顏先酡。乃知醉人不是酒,真是情多非酒多。
昨日高梧減片青,亂山高下雨冥冥。秋來已覺增愁緒,況復寒聲旅夜聽。
今年春多三十日,送春也覺春歸疾。臨風欲賦送春詩,花事闌珊愁閣筆。東皇別我去難留,夕陽冉冉心悠悠。綠楊枝上鶯聲老,芳草渡頭香雨收。撫茲不覺傷懷抱,孤云夢繞閩南道。高堂添卻鏡中霜,安得春光鎮長好。回看九陌游冶兒,錦鞍白馬輕羅衣。少年只謂長如此,不問春歸春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