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車
借車載家具,家具少于車。
借者莫彈指,貧窮何足嗟。
百年徒役走,萬事盡隨花。
借車載家具,家具少于車。
借者莫彈指,貧窮何足嗟。
百年徒役走,萬事盡隨花。
借車來裝載家具,家具比車能裝的少。借車的人不要計較,貧窮又哪里值得嘆息。一生徒勞地奔波,萬事都如落花般消逝。
彈指:比喻時間短暫,這里引申為計較、在意。
徒役走:像服勞役一樣奔波忙碌。
隨花:像花一樣凋謝,消逝。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經濟不寬裕的生活狀態,在借車過程中有所感悟,從而寫下此詩,表達對生活和人生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貧窮的豁達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其特點是語言質樸,以日常小事入詩,蘊含深刻哲理。在文學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思考。
從來感秋人,一例皆楚聲。吾聞古燕趙,慷慨多不平。惜哉宋玉辭,不使荊軻聽。
大雅時之老,高陽世有才。英名知四海,公議許三臺。華皓辭歸去,蒼黔望起來。一朝嵩構毀,憫冊感馀哀。香案經為吏,甘泉預侍晨。衣冠親雉尾,章疏動龍鱗。當世高人物,諸公滿搢紳。忽聞捐幾杖,萬恨只酸辛。潁水重臨久,桐鄉見愛深。峴碑偏墮淚,鄭瑟盡停音。蜀士知鄒學,吳兒喜洛吟。生前祠影在,寒霧碧山岑。尺璧丘中恨,人間第一流。九原迷白日,萬壑怨清秋。風月高情盡,煙霞麗思休。故時芝館在,迢遞使人愁。茂苑來書跡,藍橋別淚痕。如何一交臂,不覺九招魂。東里嗟遺愛,西州哭舊恩。二孤猶在丱,未免懟乾坤。
山中勝踐蜀中稀,炯炯鰲頭吐火齊。牛斗下流明夜徑,蟾輪飛窟墮山西。諸公泛泛千觴穩,我夢蘧蘧一蝶迷。異日端門千仗散,也能擁首聽朝雞。
野日初晴麥壟分,竹園相接鹿成群。幾家廢井生青草,一樹繁花傍古墳。引水忽驚冰滿澗,向田空見石和云。可憐荒歲青山下,惟有松枝好寄君。
明月流光碧海寬,大千入手只如丸。雄才自得靈山氣,不羨仙人有大丹。
裨海韶光短。待寒消、一春將盡,萬花初絢。驀地連天風雨急,紅紫凄然凋散。又惹起、羈愁繾綣。華發飄蕭棲異域,聽啼鵑、也似侏離喚。無可語,淚空泫。金烏飛繞坤輿轉。甚塵寰、東朝西暮,晦明更換。欹枕重洋容易渡,爭奈不同宵旦。歸夢里、應難遇見。熙攘名都誰識我,算唯有、明月清輝燦。圓與缺,總相伴。
白纻舞女楊花輕,玉笙學得悲鳳鳴。爛然繁星上華檠,涼苑夜宴風氣清。美人酒半妝臉明,寶釵綰髻歌欲傾。良宵人人愿君醉,豈問遍誰得君意,君其歡娛至萬歲。
空花信我海中開,百戰黿鼉擊浪來。淚灑鮫綃都負盡,一舟獨坐夕陽回。
宿愿何因愜,邯鄲酒正新。應消明月夜,相待曉山春。清夢憑來羽,狂歌伴去塵。心期終不語,高日上城闉。
道人寫竹一尺強,遠勢矯矯淩風翔。乾坤一氣自完足,底事寒梢萬丈長。
竹外山為嶂,高空月到門。自憐新客子,誰識舊王孫。云去龍離洞,風來虎在原。禪棲幽寂好,閒與老僧論。
驄馬尋芳出,高臺野望同。人皆惠連輩,地即孝王宮。宴對幽林雪,歌馀大國風。斷垣蒼蘚合,遺沼碧流通。日轉平蕪外,春歸遠樹中。今朝逢賦客,懷古意何窮。
小徑橫斜去,經過綠水園。園丁勞指點,鄰女喜寒暄。薄雪凝陰榭,低枝壓短垣。同行莫攀折,贏得糝衣繁。
六十時,玄眉綠鬢成秋霜。時時覽鏡情自傷,話言記憶頗易忘。子孫紛紛儼成行,六龍西飛不停光。高堂朱戶奈樂何,高堂朱戶奈樂何。
孤鴻幾日過長安,拖得春旗露未干。應說邊庭花信早,征衣初擬褪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