崢嶸嶺
疏鑿順高下,結構橫煙霞。
坐嘯郡齋肅,玩奇石路斜。
古樹浮綠氣,高門結朱華。
始見崢嶸狀,仰止逾可嘉。
疏鑿順高下,結構橫煙霞。
坐嘯郡齋肅,玩奇石路斜。
古樹浮綠氣,高門結朱華。
始見崢嶸狀,仰止逾可嘉。
按照地勢高低進行開鑿,建筑橫跨在煙霞之間。郡守閑坐吟嘯,郡齋一片肅然,漫步在傾斜的石路上賞玩奇石。古老的樹木散發著綠色的氣息,高大的門庭盛開著紅色的花朵。初次見到這崢嶸嶺的景象,令人敬仰之情更增,越發覺得它值得贊美。
疏鑿:開鑿,挖掘。
結構:這里指建筑。
坐嘯:閑坐吟嘯,形容郡守為政清閑。
朱華:紅花。
仰止:表示敬仰。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推測詩人可能在任郡守期間,游覽崢嶸嶺,被其景色所吸引,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崢嶸嶺的景色。其突出特點是寫景生動,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敏銳感知和審美情趣。
荒原古木立寒空,葉落枝凋尚斗風。三匝繞飛明月夜,高情誰復憶曹公。
菊之澹兮北門之秋,菊之靖兮栗里之丘。菊之逸兮審夫去留,老余圃兮海之陬。飲菊泉兮谷之洲,征斯人兮吾誰與儔?
九鼎沸莫止,大廈傾莫支。太陰初陽不得燭下土,小龍望望閩之陲。六宮掩泣向北去,孤臣憑城尚南顧。也知天命有所歸,忍為生靈貸生路。當時不死良為此,至今人說姜與李。君家富貴八十年,露臺風館啼猩鬼。世事茫茫難具論,遺詔幸得傳諸孫。烏絲細字書題罷,黃葉乘秋正打門。
四山若龍盤,精廬剡溪曲。中有不蟄龍,長吟破幽綠。道人宴坐起,拂袖窗牖開。手持碧瑯玕,聽此風雨來。
逐日課程惟有睡,百年勛業本無心。圣君賜我安閑地,好做羲皇世上人。
端午宮詞進閤門,侍臣應得忝芳樽。御羅畫扇金花細,甕繭朱絲玉臂溫。太子題詩成故事,前朝報國荷殘恩。更求醫士三年艾,攜向壺冰炷月魂。
聞道金城煮??,貢包長伴雨兒梨。即今萬里風流在,浙水東頭又浙西。
蒲輪逆申公,感慨懷漢武。為治顧力行,所答惟一語。寥寥百世下,茲事誰復舉。高松梁棟材,埋沒同草莽。
南風雨來塵作泥,稻花豆莢生初齊。一人失意解官去,席上眾賓顏色低。車欲發未忍別,感慨握手立大堤。綠荷為杯樹為蓋,碧酒蕩漾青琉璃。茲行蠲熱向甌越,只尺浙水分東西。或登云門探禹穴,或上雁巖聞天雞。天臺桃花千萬樹,中有睍睆黃鶯啼。雖云竄謫異憂喜,眺望自可窮天梯。韓潮柳播夜郎白,吉士往往遭傾擠。蕉中之鹿塞翁馬,此事何足含悲凄。但嗟靈物困污瀆,無一出手相提攜。不然寵辱實命致,毋乃天不哀群黎。渡江秋風未十日,織女值嫁牽牛妻。自甘沉匿守太拙,寧復乞巧陳瓜梨。嗟余遘患屢遷逐,親見郿塢爭燃臍。金多位重胡足恃,頃刻變化如云霓。君年五十發漆黑,壯氣郁郁沖端倪。驊騮歷塊偶暫蹶,終展奮迅追風蹄。經過虎阜坐石壁,為我拂拭苔中題。
行樂歸沂上,陽和滿座中。精神秋沆瀣,胸次玉玲瓏。草色浮窗動,花陰上幾濃。乾坤清淑氣,分付在吾躬。
綿山欲墮怒云橫,顛倒錢灰雜絳英。曹市由來滋叔末,渾天如昔話清明。蓼莪涕淚誰三讀,寒食風雷子一鳴。荊棘叢中焦尾木,魂煙千古動蒼生。
攜書彈劍走黃沙,瀚海天山處處家。大漠西風飛翠羽,江南八月看桂花。
金水橋邊白玉堂,人人爭問薛家娘。青衣屏后褰簾看,不是王郎是李郎。
病魔全賴藥驅除,遲日簾櫳睡起初。碧落塵空風定后,滄洲水滿雪消馀。潑醅正熟松花酒,插架時翻貝葉書。分付掃門颙候客,兒童眉宇亦先舒。
蘇湖教法胡安定,漢代醇儒董仲舒。組繡空文麾舊習,虛無高論大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