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和王鞏六首 其四
鄰里有異趣,何妨傾蓋新。
殊方君莫厭,數面自成親。
默坐無余事,回光照此身。
他年赤墀下,玉立看垂紳。
鄰里有異趣,何妨傾蓋新。
殊方君莫厭,數面自成親。
默坐無余事,回光照此身。
他年赤墀下,玉立看垂紳。
鄰里之間即使興趣不同,不妨像初次相遇的人一樣結交新誼。身處異地你莫要厭煩,多見幾次面自然會變得親近。靜坐時沒有其他雜事,反思省察自身。他年在朝廷的紅色臺階前,定能看到你如玉般端立、垂著冠帶的莊重模樣。
傾蓋:兩車相遇時車蓋傾斜,代指初次相遇的陌生人。
殊方:遠方異地。
回光:原指光線反射,此處引申為反思、內省。
赤墀(chì chí):宮殿前的紅色臺階,代指朝廷。
垂紳:古代士大夫束腰的大帶下垂,此處形容官員端莊的儀態。
此詩為蘇軾與友人王鞏唱和之作(次韻即按原詩用韻和詩)。王鞏與蘇軾交游密切,二人常通過詩歌互訴情誼。此詩或作于二人交往期間,蘇軾以詩勸慰、鼓勵身處異地的王鞏,展現友人間的真摯關懷。
全詩圍繞‘結交’與‘期許’展開,前半寫鄰里、異地相交的自然真誠,后半轉向內省與未來展望,既體現對友情的珍視,亦暗含對友人仕途的信心,語言平實而情感深厚,是蘇軾贈友詩中質樸自然的代表作。
一篙春水沒平蕪,遠望岧峣映玉符。瀲滟連空云不雨,瀟湘入眼畫難圖。鸕鶿出沒魚同患,鳩鵲陰晴鳥各呼。卻笑滄江垂釣叟,收綸餌得巨螯無?
杭州潁水羅浮下,并此盧東一色秋。沆瀣洗顏宜旭日,滄浪帶月趁魚舟。波恬點水雙雙燕,春暖忘機對對鷗。畫舫微茫人不見,梅花吹徹笛聲浮。
鼓篋同登樂泮年,論文誰復似徐堅。向來聚散如春夢,此去逢迎應宿緣。陋巷苦無高馬過,新詩時有賈人傳。芒鞋竹杖俱無恙,歸日猶堪作地仙。
無限秋容入跨鰲,使君山色兩相高。半生笑盡迎逢輩,俯仰隨人效桔槔。
三旬兩度覲天閶,仁壽階前玉露涼。楊柳晴煙龍沛澤,梧桐朝日鳳鳴岡。愧聞天語精神健,浪說殊方姓氏詳。鞭執彭劉先自勉,十年風雨事文章。
折柳憐春暮,調蘭愛日長。燕云如點綴,粵樹更微茫。雙劍沖南斗,孤帆下夕陽。談經曾壁水,夢寐圣宮墻。
故家百年喬木陰,清泠莫測深溪深。珊瑚已受釣竿拂,風雨時時龍一吟。
蜃云吞夢故園秋,夜息攀依千仞樓。濛雨醇如桂花酒,西風碧作鳳梧綢。腸枯久易成深醉,情竭漸寬唯薄裘。誰立長衢生暗影,傾城燈海一孤舟。
經世文成百代宗,一從軻死圣無蹤。龍門妙契心傳后,畫筆徒勞擬化工。
萬山依舊接嵩丘,京索于今不斷流。莊段是非留隧道,項劉成敗有鴻溝。古槐樹歷歲時久,大海寺經風雨秋。更上高原訪遺跡,荒城故壘暮云稠。
雷聲起天末,驟雨忽傾盆。徑引奔泉落,林棲斷靄昏。殘陽催去客,暝色帶清樽。醉拂羅衫袖,淋漓半酒痕。
水月精神玉雪胎。乾坤清氣化生來。斷橋流水領春回。昨夜醉眠苔上石,天香冉冉下瑤臺。起來窗外見花開。
兩峰峰上何所有,來往白云閒自飛。英英不逐海風散,冉冉應隨山雨歸。身寄宦途長在望,心懷親舍久相違。好似梁公盡忠孝,名垂青史永光輝。
為尋高隱到終南,采得商芝路未諳。四座春溫文字古,一泓秋碧水天涵。階頭鳩杖看俱化,頜下鸝珠許共探。古跡已同流水逝,好留明月照香龕。
代謝相因寒事催,繞籬疏菊又花開。霜晴日淡虛庭里,多少清香透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