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西湖寄晁美叔同年
西湖天下景,游者無愚賢。淺深隨所得,誰能識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為世所捐。獨專山水樂,付與寧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尋遂窮年。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難傳。
至今清夜夢,耳目余芳鮮。君持使者節(jié),風采爍云煙。
清流與碧??,安肯為君妍。胡不屏騎從,暫借僧榻眠。
讀我壁間詩,清涼洗煩煎。策杖無道路,直造意所便。
應逢古漁父,葦間自延緣。問道若有得,買魚勿論錢。
西湖天下景,游者無愚賢。淺深隨所得,誰能識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為世所捐。獨專山水樂,付與寧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尋遂窮年。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難傳。
至今清夜夢,耳目余芳鮮。君持使者節(jié),風采爍云煙。
清流與碧??,安肯為君妍。胡不屏騎從,暫借僧榻眠。
讀我壁間詩,清涼洗煩煎。策杖無道路,直造意所便。
應逢古漁父,葦間自延緣。問道若有得,買魚勿論錢。
西湖是天下聞名的美景,游覽的人無論愚笨還是賢能。領悟的深淺隨個人所得,誰又能完全識盡它的全貌?可嘆我本性狂放剛直,早被世俗棄置一旁。只能獨享山水之樂,這份饋贈難道不是上天所予?杭州三百六十座寺廟,我整年都在探尋幽靜之處。每到一地都得其妙處,心中明白卻難以用言語傳達。至今在清夜的夢境中,耳邊眼中仍留存著西湖的芳鮮。你手持使者符節(jié),風采閃耀如云煙。但清澈的溪流與青碧的山巒,怎會刻意為你爭妍?為何不屏退隨從車騎,暫且借住僧榻安眠?去讀讀我題在壁上的詩,讓清涼洗盡你的煩憂。拄杖不必循路而行,徑直前往心意所至之處。定能遇見那古舊的漁父,在蘆葦間自在徘徊。若能從他那里悟得大道,買魚便無需計較銀錢。
捐:排斥,棄置。
幽尋:探尋幽靜之處。
??(yǎn):大山上的小山。
屏騎從(bǐng jì cóng):屏退隨從車馬。
延緣:徘徊,漫步。
此詩為蘇軾離開杭州后所作。蘇軾于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任杭州通判,在杭期間遍游西湖勝景,與僧道交游。晁美叔(晁端彥)與蘇軾為同年進士,此時或因公出使杭州,蘇軾作此詩寄贈,表達對西湖舊游的懷念及勸友人放下公務、享受山水之樂的深意。
全詩以‘懷西湖’為線索,先總述西湖之美難盡,再敘自身獨得山水之樂的經(jīng)歷,繼而轉(zhuǎn)向?qū)τ讶说年P切,勸其暫拋俗務、尋幽訪古。詩中既有對自然之趣的珍視,亦含對世俗紛擾的淡泊,體現(xiàn)蘇軾豁達灑脫的個性與對生活真趣的追求。
此花此月。一段風流徹。更好參橫斗轉(zhuǎn),更漏斷、人聲絕。有誰秋共潔。籬菊相將發(fā)。留取歲寒心事,待此際、向君說。
風佩交橫甃石斑,寒漿傾瀉日潺潺。秋來草沒銀床冷,素綆金瓶暫得閒。
出郭問前路,度溪望千峰。曉雨送薄寒,碧嶂回秋容。人言秋思悲,我愛山色濃。歸興儻如此,宦情渾已慵。故園黃菊花,正及茱萸鐘。佳節(jié)不負人,江海愧浮蹤。
敗蘆卷雪,長汀晚、微霜尚戀歸屧。煙籠野樹,亂鴉驚起,暮笳凄咽。酒懷漸歇。奈歡意、都如墜葉。弄空波、寒星數(shù)點,鷗外半明滅。知否西窗下,一片秋聲,夜吟應怯。相思天末,又望斷、庭陰新月。北雁無書,算只悔、當時輕別。甚銀箋、一寸為寫恨萬疊。
晚林分火上篝燈,午醉淹留坐見星。樹帶鴉棲和月冷,闌扶花睡倚春醒。臨池對客看泉溜,問夜停杯數(shù)漏聲。小憩莫教窗送曙,夢思剛復繞春明。
眾禽棲息不聞聲,獨向三更月里鳴。終日勸歸歸未肯,故教枕上聽分明。
不展事,不投機。不徇緣,不答話。個是出格,轍脫窠臼。平生肝膽向人傾,相識猶如不相識。
微風不動波,瑩可照毛發(fā)。誰解與渠磨,寒空秋夜月。
世上紛紛博一盧,案頭矻矻守三馀。牢辭門外雞豚社,菜味深長手灌鋤。
三變之時。變形易體在北方。出胎墮地能居床。合口誦經(jīng)聲瑯瑯。額上三午十二行。兩手不門把文章。配名天地厚陰陽。從石入金快翱翔。
聽訟聊清肺石,閉門即臥云林。山水七弦同調(diào),煙霞一片知心。
故園一別向秋風,無數(shù)離愁逐斷鴻。鏡里發(fā)從今歲白,尊前花憶去年紅。鹿門杳杳遺龐德,廬阜蒼蒼閟遠公。相憶何由謝塵鞅,暮云愁絕大江東。
楞伽開凈域,聞自道林興。山水清佳處,由來半屬僧。
客舍談心寫蜀箋,官河春水放吳船。煙開草色一時路,花落鶯聲別后天。故里寒暄君指日,都門風雨我多年。南橋舅氏孤孫在,傳與平安報母前。
上水船,撐得鐵墻穿。下水舟,搖得鐵墻浮。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