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子由初到陳州二首 其二
舊隠三年別,
杉松好在不。
我今尚眷眷,
此意恐悠悠。
閉戶時尋夢,
無人可說愁。
還來送別處,
雙淚寄南州。
舊隠三年別,
杉松好在不。
我今尚眷眷,
此意恐悠悠。
閉戶時尋夢,
無人可說愁。
還來送別處,
雙淚寄南州。
與舊日隱居之地分別三年,那里的杉樹松樹是否還生長得好?我至今仍深深眷戀,這份心意怕是要長久延續。閉門獨處時常常追尋舊夢,無人可以訴說心中的愁緒。回到當初送你離去的地方,兩行淚水寄往南方的陳州。
舊隱:舊日隱居之地,可能指蘇軾與子由早年共同生活或隱居的地方。
眷眷:依戀、不舍的樣子。
悠悠:此處指長久、延續不斷。
南州:指陳州(今河南淮陽),因位于汴京(今開封)以南,故稱。
此詩作于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蘇軾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自請外任,途經陳州(今河南淮陽)與弟弟蘇轍(字子由)相聚。子由此前已到陳州任學官,作《初到陳州》詩,此為蘇軾次韻(依原詩韻腳和順序)而作,抒發兄弟離別后的思念與孤寂。
全詩以'別后思念'為核心,從舊隱牽掛到獨處愁緒,再到送別處寄淚,層層遞進,細膩展現兄弟間的深厚情誼,語言平淡卻情致動人,是蘇軾兄弟唱和詩中的典型之作。
葉底無風池面靜。掬水佳人,拍破青銅鏡。殘月朦朧花弄影。新梳斜插烏云鬢。 拍索悶懷添酒興。旋擷園蔬,隨分成盤饤。說與翠微休急性。功名富貴皆前定。
晝永無人深院靜。一枕春醒,猶未忺臨鏡。簾卷新蟾光射影。速忙掠起蓬松鬢。 對景沈吟嗟沒興。薄幸不來,空把杯盤饤。休道婦人多水性。今宵獨自言無定。
涪翁筆下千鈞重,趙尹胸中萬里寬。 寶墨幾年藏瑞氣,新亭今日敞奇觀。 翠屏遠帶斜陽淡,素練光涵夜月寒。 苔碧印文以事少,謾尋詩句立欄干。
心寂寂自絕,此意為君說。 寒云嵌空亭,獨有月照雪。
虛亭亂石間,中有潛虬府。 澄湛源莫窮,旱歲為靈雨。
多情不在分明,繡窗日日花陰午。依依云絮,溶溶香雪,覷他尋路。一滴東風,怎生消得,翠苞紅栩。被疏鐘敲斷,流鶯喚起,但長記、弓彎舞。 定是相思入骨,到如今、月痕同醉。教人枉了,若還真個,匆匆如此。全未惺松,纈紋生眼,胡床猶據。算從前、總是無憑,待說與、如何寄。
一枝斜墮墻腰,向人顫裊如相媚。是誰翦取,斷云零玉,輕輕妝綴。不是幽人,如何能到,水邊沙際。又匆匆過了,春風半面,盡長把、重門閉。 只管相思成夢,道無情、又關鄉意。蒼苔半畝,如今已是,鹿胎田地。甚欲追陪,卻嫌花下,翠環解語。待何時月轉,幽房醉了,不教歸去。
只道空煙,又疑流水,依依卻是行云。了然相對,又是夢紛紜。半面春風圖畫,黃金在、難鑄昭君。溪橋斷,梅花晴雪,端的白三分。真真。難喚醒,三年抽藕,織得榴裙。甚徘徊窺鏡,交翼鸞文。一片飛花來去,并刀快、翦取晴紋。無情處,分明著眼,強半帶春醺。
若實無為無不為,天堂地獄長相隨。 三尺杖子攬黃河,八臂那托冷眼窺。 無限魚龍盡奔走,捉得循河三腳龜。 脫取殼,鐵錐錐, 吉兇之兆便分輝。借問東村白頭老, 吉兇未兆若何為。休休休, 古往今來春復秋。白日騰騰隨分過, 更嫌何處不風流。
手捻黃花,對西風無語,雙鬢蕭蕭。韶華暗中過眼,零落心交。登臨把酒,更誰伴、破橘持螯。惟只有,湖邊鷗鷺,飛來如受人招。 往事不禁重省,料綰羅分鈿,翠減香銷。空向畫橋古樹,猶系輕橈。西興渡口,誤歸帆、幾信寒潮。傷情處,淡煙殘照,倚闌人共秋高。
萬樹涼生霜氣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兒競把清荷葉,萬點銀花散火城。
藹藹復悠悠,春歸十二樓。最明云里闕,先滿日邊州。 色媚青門外,光搖紫陌頭。上林榮舊樹,太液鏡新流。 暖帶祥煙起,清添瑞景浮。陽和如啟蟄,從此事芳游。
悶來彈鵲,又攪碎、一簾花影。漫試著春衫,還思纖手,熏徹金猊燼冷。動是愁端如何向,但怪得、新來多病。嗟舊日沈腰,如今潘鬢,怎堪臨鏡? 重省。別時淚濕,羅衣猶凝。料為我厭厭,日高慵起,長托春酲未醒。雁足不來,馬蹄難駐,門掩一庭芳景。空佇立,盡日闌干倚遍,晝長人靜。
山谷蒼煙薄,穿林白日斜。 崖崩迂客路,木落見人家。 野碓喧春水,山橋枕淺沙。 前村烏桕熟,疑是早梅花。
靈根不肯混凡柴,天意移將福地來。 向日親逢霹靂手,今朝果作棟樑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