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梅戶曹會獵鐵溝
山西從古說三明,誰信儒冠也捍城。
竿上鯨鯢猶未掩,草中狐兔不須驚。
東州趙傁飲無敵,南國梅仙詩有聲。
向不如皋閑射雉,歸來何以得卿卿。
山西從古說三明,誰信儒冠也捍城。
竿上鯨鯢猶未掩,草中狐兔不須驚。
東州趙傁飲無敵,南國梅仙詩有聲。
向不如皋閑射雉,歸來何以得卿卿。
山西自古便有三位名將的說法,誰能想到文人也能守衛城池。旗桿上的敵首尚未掩埋,草叢中的狐兔不必驚慌。東州的趙傁酒量無人能比,南國的梅仙詩名遠揚。若先前不去如皋悠閑射雉,歸來時又怎能贏得美人青睞?
三明:東漢時段颎、皇甫規、張奐皆為并州(今山西)名將,時稱『涼州三明』,此處代指山西的名將傳統。
儒冠:指文人,古代文人戴方巾,故稱。
鯨鯢:比喻兇惡的敵人,此處可能指戰場上的敵軍首級。
趙傁:具體所指不詳,或為當地豪士;『飲無敵』形容酒量極大。
梅仙:對梅戶曹的雅稱,梅福曾為南昌尉,后世稱『梅仙』,此處借指梅戶曹的才名。
如皋射雉:典出《左傳·昭公二十八年》,賈大夫射雉取悅妻子,后指射獵趣事,此處指與梅戶曹的會獵活動。
此詩為與梅戶曹同獵鐵溝時的唱和之作。宋代文人常參與射獵等武事活動,既為消遣,亦顯尚武精神。詩中『儒冠捍城』或反映當時文人積極參與地方事務的背景,梅戶曹作為同僚,詩才與雅趣成為唱和的切入點。
全詩以『會獵』為引,由歷史名將(三明)轉到當下文人(儒冠),既贊梅戶曹的才名與武趣,又以『射雉得卿』的調侃收束,展現宋代文人文武兼修、雅俗共賞的精神風貌,是一首兼具紀實與抒情的唱和佳作。
睢州昨日緘書至,報道道原今亦亡。豈為思家纏舊病,莫因作縣坐新章。無人老母誰終養,寡婦孤兒我獨傷。客夜夢回嗚咽久,不禁寒月下空梁。
鳴笳出古鎮,掛席凌長河。風湍下灘險,春色入關多。津樹朝煙合,汀花暮雨過。榆錢綴古岸,荇帶亂回波。順水揚舲去,中流擊節歌。非復鄉關感,遺思在巖阿。
無事無人日日頹,流年換酒不難為。才成鬢面風前暖,已有梧桐蕾上思。春欲到,雨摧回,萬家寒鎖綠簾帷。小窗坐對紅爐火,短夢清愁兩并迷。簇簇青山四壁圍,前窗關緊后窗推。讀書偶爾耽顰笑,作字時常似爪泥。清睡起,暮燈微,鳥聲啼濕一庭霏。鐘前閑數千千秒,坐到深寒自不知。自是相逢與命違,當時誰道不歡悲。偎人冷暖雙眸淚,舞月行留一袖垂。云易散,夢難期,幸馀雙鬢尚青蕤。有時偶憶如無憶,淡淡回頭聽鳥飛。
溪上望穿石,攲懸如甕子。石底望溪山,山山如鏡里。平平翠疊中,一峰夭矯起。淡與奇相值,幽艷忽無比。鬼斧鑿天真,刻意出新詭。一處幻玲瓏,千崖燦花蕊。虛空不受云,飛仙無停趾。唯有地籟風,終古來游止。時時隨落花,飄渡秦人水。
瘦日當中暖稍回,冷山未許瘴全開。溪光遠隔深深竹,特地穿簾入轎來。野水奔流不小停,知渠何事太忙生。也無一個人催促,自愛爭先落澗聲。入山無路出無門,鳥語猿聲更斷魂。當處迷涂何處問,一溪引我得前村。
辰陽已覺雁書遲,滿目云山接五溪。秋夜一杯江縣酒,醒來鄉思不曾迷。
先生著書風撼幕,詩成弄筆云煙落。舍傍種竹欲招鳳,郭內有田才給鶴。眼看雪片黏空尊,寒齋芋火猶能燉。怪我官冷何時溫,我亦聊爾公弗論。
貰酒張帆古渡頭,半篙新水送歸舟。梅花惜我漂零久,一片飛香入柁樓。
石頭城下草迷離,夢里分明玉樹姿。紈扇已題桃葉句,白門空唱柳枝詞。裁將尺鯉羞人問,鎖就雙蛾祇自知。腰帶休文渾欲減,可無單舫慰相思。
何事生南國,雄棉道不孤。紅妝豪杰伴吾居,豈敢隨雞逐犬上天衢。豆是多情種,人為清白儒。手拈幾顆嘯江湖,曾道青山宜植萬千株。
東園紅梅馀幾何,西園緋桃開又多。春光相撓不相置,醉殺花前金叵羅。
德播隴西厚,鳳生丹穴奇。九苞匪玩物,清世乃來儀。昔葉虞庭古,名高壯斗齊。孝基吾巨眼,預賀此新詩。
隴水分四注,隴樹雜云煙。磨刀共斂甲,飲馬并投錢。朔地風初合,交河冰復堅。寒噤不能語,烏孫掠酒泉。
蕭瑟儒生意,真為眾所嗤。塞魚安穴隙,危鳥任風枝。望古心期杳,忘機世論疑。微茫有孤憤,天地一長唏。
夜雨啼烏黯自憐,何人忍斷蓼莪篇。肯將兒女千行淚,盡付郊原一片煙。洞劫已甘投火宅,清涼無路到羅天。年年寒食清明節,徒向江邊酹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