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皓吟
忠義合時難,云林共掩關。因秦生白發,為漢出青山。
不顧金章貴,終披白氅還。如今明圣代,高躅更難攀。
忠義合時難,云林共掩關。因秦生白發,為漢出青山。
不顧金章貴,終披白氅還。如今明圣代,高躅更難攀。
忠義與時代契合實屬不易,四位隱士共隱于云林深山。因避秦亂而熬出白發,為助漢室才走出青山。不貪戀金印的尊貴,最終披著白氅歸山。如今身處圣明之世,他們的高風亮節更難攀及。
四皓:指商山四皓,秦末漢初四位隱士,名東園公、甪里先生、綺里季、夏黃公。
合時:契合時勢。
云林:云霧繚繞的山林。
掩關:關閉門戶,指隱居。
金章:金印,代指高官顯爵。
白氅(chǎng):白色外套,隱士常穿的裝束。
高躅(zhú):高尚的行跡。
此詩為唐代詩人詠嘆商山四皓之作。商山四皓因避秦亂隱于商山,后為穩定漢室出山輔佐太子劉盈,功成后仍歸山林。詩人借此典故,反映對隱士忠義高潔精神的推崇。
全詩以商山四皓事跡為核心,贊頌其忠義隱退的高潔品格,末句‘高躅更難攀’升華主題,表達對其精神的高度推崇,語言簡練,情感深厚。
篆縷銷香鼎。翠沈沈、庭陰轉午,畫堂人靜。芳草王孫知何處,惟有楊花糝徑。正玉枕、瞢騰初醒。門外殘紅春已去,鎮無聊、??酒厭厭病。云髻亸,未忺整。
江南舊事休重省。但天涯、尋消問息,斷鴻難倩。月滿西樓憑闌久,依舊歸期未定。便只恐、瓶沈金井。嘶騎不來銀燭暗,枉教人、立盡梧桐影。誰伴我,對鸞鏡。
三年枕上吳中路。遣黃耳、隨君去。
君到松江呼小渡。莫驚鷗鷺,四橋盡是,老子經行處。
輞川圖上看春暮。長記高人右丞句。
作個歸期天已許。春衫猶是,小蠻針線,曾濕西湖雨。
和醉夢,上崢嶸。憶娉婷。
回首錦江煙一色,不分明。
翻為離別牽情。嬌啼外、沒句丁寧。
紫陌綠窗多少恨,兩難平。
十日籬邊猶袖手,天教冷地藏香。王孫風味最難忘。逃禪留坐客,度曲出宮妝。
判卻為花今夜醉,大家且泛鵝黃。人心休更問炎涼。從渠簪發短,還我引杯長。
繡衣未整。傍窗格、臨清鏡。新霜薄霧,這下幾日,陰晴不定。欲插黃花,心事又還記省。
去年香徑。共粉蝶、閑相趁。寶香玉佩,暗解付與,多情荀令。何日西樓,重見暮帆煙艇。
花陰如坐木蘭船。風露正娟娟。
翠蓋匝庭芳影,青蛟平地飛涎。
春撩狂興,香迷痛飲,中圣中賢。
攜取一枝同夢,從他五夜如年。
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
識盡千千萬萬人,終不似、伊家好。
別你登長道。轉更添煩惱。
樓外朱樓獨倚闌,滿目圍芳草。
人有幾何般。富貴榮華總是閑。自古英雄都如夢,為官。寶玉妻男宿業纏。
年邁衰殘。鬢發蒼浪骨髓干。不道山林有好處,貪歡。只恐癡迷誤了賢。
篆縷銷金鼎。醉沈沈、庭陰轉午,畫堂人靜。芳草王孫知何處,惟有楊花糝徑。漸玉枕、騰騰春醒。簾外殘紅春已透,鎮無聊、??酒厭厭病。云鬢亂,未忺整。
江南舊事休重省。遍天涯、尋消問息,斷鴻難倩。月滿西樓憑欄久,依舊歸期未定。又只恐、瓶沈金井。嘶騎不來銀燭暗,枉教人、立盡梧桐影。誰伴我,對鸞鏡。
向賣花擔上,落絮橋邊,春思難禁。正暖日溫風里,斗采遍香心。
夜夜穩棲芳草,還處處、先亸春禽。滿園林。夢覺南華,直到如今。
情深。記那人小扇、撲得歸來,繡在羅襟。芳意贈誰,應費萬線千針。
謾道滕王畫得,枉謝客、多少清吟。影沈沈。舞入梨花,何處相尋。
東風已有歸來信,先返梅魂。雪斗紛紛。更引蟾光過璧門。
綠衣小鳳枝頭語,我有嘉賓。急泛清尊。莫待江南爛漫春。
桃花萼。雨肥紅綻東風惡。
東風惡。長亭無寐,短書難托。
征衫辜負深閨約。禁煙時候春羅薄。
春羅薄。多應消瘦,可忺梳掠。
青樓春晚。晝寂寂、梳勻又懶。乍聽得、鴉啼鶯弄,惹起新愁無限。
記年時、偷擲春心,花間隔霧遙相見。便角枕題詩,寶釵貰酒,共醉青苔深院。
怎忘得、回廊下,攜手處、花明月滿。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閑對芭蕉展。卻誰拘管。
盡無言、閑品秦箏,淚滿參差雁。腰支漸小,心與楊花共遠。
一曲云和松響。多少離愁心上。寂寞掩屏帷。淚沾衣。
最是銷魂處。夜夜綺窗風雨。風雨伴愁眠。夜如年。
命嘯無人嘯,含嬌何處嬌。江南煙水太迢迢。璧月瓊枝空想、夜和朝。
目斷腸隨斷,魂銷骨更銷。瑣窗風雨不相饒。猶似西湖一枕、聽寒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