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子由種菜久旱不生
新春階下筍芽生
廚里霜虀倒舊罌
時繞麥田求野薺
強為僧舍煮山羹
園無雨潤何須嘆
身與時違合退耕
欲看年華自有處
鬢間秋色兩三莖
新春階下筍芽生
廚里霜虀倒舊罌
時繞麥田求野薺
強為僧舍煮山羹
園無雨潤何須嘆
身與時違合退耕
欲看年華自有處
鬢間秋色兩三莖
新春時節,臺階下的竹筍剛剛發芽生長,廚房里結霜的腌菜倒在舊瓦罐中。時常繞著麥田尋找野生的薺菜,勉強為僧舍煮上用山珍做的羹湯。菜園沒有雨水滋潤何須嘆息?自身與時代不合正該退隱耕作。想要看歲月流逝的痕跡自有地方,兩鬢間已有兩三根如秋霜般的白發。
次韻:和詩的一種方式,按照原詩的韻腳和順序寫詩。
霜虀(jī):經霜的腌菜,虀同“齏”,切碎的腌菜。
舊罌(yīng):舊瓦罐。
身與時違:自身與時代不合。
秋色:指白發,因白發如秋霜。
此詩為蘇軾次韻弟弟蘇轍(子由)《種菜久旱不生》而作。蘇氏兄弟常以詩歌唱和,此詩約作于蘇軾仕途有所挫折之時,通過種菜久旱的日常小事,抒發對退隱田園的思考及人生感慨。
詩中以種菜久旱為引,由具體生活場景延伸至人生感悟,既展現了對田園生活的適應,又暗含與時不合的無奈,末句“鬢間秋色”更深化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平淡中見深沉,體現蘇軾詩“于尋常處見奇崛”的特點。
行過武寧縣,初晴物景和。
岸回驚水急,山淺見天多。
細草濃藍潑,輕煙匹練拖。
晚來何處宿,一笛起漁歌。
春寒天氣下瞿塘,
大壤溪前柳線長。
須信孤云似孤宦,
莫將鄉思附歸艎。
桃李栽成艷格新,
數枝留得小園春。
半紅半白無風雨,
隨分夭容解笑人。
素靈失律詐風流,強把芳菲半載偷。
是葉葳蕤霜照夜,誰道金風能肅物,因何厚薄不相侔。
劍關云棧亂崢嶸,得喪何由險與平。
千載龜城終失守,李特后來多二世,納降歸擬盡公卿。
彭壽殤齡共兩空,幻泡緣影夢魂中。
缺圓宿會長如月,南柯太守知人意,休問陶陶塞上翁。
薄薄春云籠皓月,
杏花滿地堆香雪。
醉垂羅袂倚朱欄,
小數玉仙歌未闋。
近窗臥砌兩三叢,佐靜添幽別有功。
影鏤碎金初透月,
自是子猷偏愛爾,虛心高節雪霜中。
葉如羽蓋豈堪論,百步清陰鎖綠云。
善政已聞思召伯,更有歲寒霜雪操,
莫將樗櫟擬相群。
花落青苔錦數重,
書淫不覺避春慵。
恣情枕上飛莊蝶,
起來已被詩魔引,
窗外寒敲翠竹風。
未上亨衢獨醉吟,賦成無處博黃金。
家人莫問張儀舌,
鶤鵬鱗翼途程在,九萬風云海浪深。
去年曾看牡丹花,蛺蝶迎人傍彩霞。
今日再游光福寺,來歲未朝金闕去,依前和露載歸衙。
曾求芳茗貢蕪詞,果沐頒沾味甚奇。
龜背起紋輕炙處,珍重宗親相寄惠,水亭山閣自攜持。
巧舌如簧總莫聽,是非多自愛憎生。
三人告母雖投杼,因思疇昔游談者,六國交馳亦受烹。
金杯不以滌愁腸,江郡芳時憶故鄉。
兩岸煙花春富貴,歸去蓮花歸未得,白云深處有茅堂。
古今通塞莫咨嗟,謾把霜髯敵歲華。
失手已慚蛇有足,獨倚郡樓人不會,釣舟春浪接平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