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給事知越州 其二
朱轓所至藹徽音,
談笑金城億萬尋。
計壓南夷豗狡文,
官崇東省秀儒林。
過家鼓吹新儀盛,
拜寵朝廷此意深。
聞說錢塘連得守,
非公誰慰粵人心。
朱轓所至藹徽音,
談笑金城億萬尋。
計壓南夷豗狡文,
官崇東省秀儒林。
過家鼓吹新儀盛,
拜寵朝廷此意深。
聞說錢塘連得守,
非公誰慰粵人心。
您的車駕所到之處,都傳播著美好的聲譽;談笑之間,便能構筑起億萬尋高的堅固城防。計策壓制南方夷族的狡詐文辭,官居東省高位,是儒林中的優秀典范。經過家鄉時儀仗鼓吹,新的禮儀盛大;接受朝廷恩寵,這份心意深厚。聽說錢塘接連得到賢能太守,除了您還有誰能撫慰越地百姓之心?
朱轓(fān):古代高官所乘的紅色車駕,代指高官。
徽音:美好的聲譽。
金城:堅固的城池,比喻穩固的防御或政績。
南夷:古代對南方少數民族的泛稱。
東省:唐代指門下省(位于宮城東部),此處代指中央要職。
過家鼓吹:指官員赴任時途經家鄉,儀仗鼓吹的盛大場面。
粵人:越地(今浙江一帶)的百姓。
此詩為送別程給事赴任越州而作。程給事此前在中央(東省)任職,以才學與謀略著稱(‘計壓南夷’‘秀儒林’),此次外任越州,詩人通過詩作肯定其過往政績,贊揚其威望,并表達對其安撫越地百姓的信任與期待。
全詩圍繞程給事赴任越州展開,前半部分贊譽其才德與中央任職的成就,后半部分聚焦赴任場景與地方期待,主旨在于肯定其能力、彰顯朝廷信任,同時強調其對越地治理的重要性,是典型的送別兼頌德之作。
大豆高粱十四年,八千里地一愁顏。田園寥落從頭理,流浪歌悲駕鶴還。
四座并清聽,有客歌《俠邪》。《俠邪》不可聽,聽我為爾歌《吳趨》。美人珠衱貂諸于,美人寶釵有九雛,美人投我明月珠。
丘劉譚馬,四個小鮮。蒙師釣出深淵。到岸才方磨琢,取火搜煙。餐柴痛如割切,煉頑心、有似油煎。諕得□,便常常屏氣,似不能言。萬種千般鍛煉,賴予懣,各各志確心堅。苦處曾經樂處,退步爭先。惟恐猿顛馬劣,見人人、父母如然。常忍辱,處無為清靜,謹謹修仙。
文如玉海動時流,曾以書棋伏隱侯。武德閣前消幾語,卻令梁氏缺金甌。
才從邊塞犒軍來,又向高堂戲綵回。河上薰風吹去棹,城隅初日引離杯。山間舊屬興王地,科甲新傳出眾才。可得孤云戀桑梓,即看雙佩上蓬萊。
云暗山如醉,風來樹若顛。懷人多有夢,憂國少安眠。江海浮鷗鳥,山林叫杜鵑。老生頭已白,見景忽凄然。草徑無人到,柴門盡日關。脫巾垂白發,把酒對青山。世薄驚時異,身貧得夢閒。夜深明月下,吟待鶴飛還。
雨腳霏微不肯晴,飛泉百道樹梢明。風聲獵獵澗中行。大石臨流狂象據,怒濤趨壑老蛟鳴。天開壯觀若為情。
種柳栽花舊惜春,不知春色為誰新。年年青眼樽前客,只有寒梅是故人。
千里難一師,百拜難一語。詬言感如飴,相成出相齬。
家有園池樂壽康,閑中日月覺偏長。睡馀攜幼游花圃,飯后呼童給鶴糧。堆案縱橫書數冊,隨盤歡喜酒三觴。客來問我渾無事,家有園池樂壽康。
天上元無寢,書邊舊有臺。爽氣朝朝入,翔云面面開。一叟披裘坐,群公駕鶴來。異香乘紫氣,浮動碧云隈。
故舊多星散,相思意惘然。病中孤好景,誰共對嬋娟。
強弓天網正高張,滿目牽黃復擎蒼。獵物不肥還太少,空勞鞍馬下圍場。
竹符銅虎,是何人管領,東方千騎。畫戟雕戈霜萬疊,獨讓些些麈尾。璧月辭櫜,蓮花離匣,馬足寒飆起。雷奔電擊,一麾波靜如洗。屈指斧鉞行邊,樓船橫海,濟甚人間事。涂抹支吾天地老,眼底英雄而已。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自是真男子。向微管仲,吾其被發人矣。
北固閒回首,荒城夕照中。煙光浮海闊,天影入樓空。星斗占吳分,江河見禹功。誰家兩翁仲,無語立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