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道中二首 其一
東風知我欲山行,
吹斷檐間積雨聲。
嶺上晴云披絮帽,
樹頭初日掛銅鉦。
野桃含笑竹籬短,
溪柳自搖沙水清。
西崦人家應最樂,
煮芹燒筍餉春耕。
東風知我欲山行,
吹斷檐間積雨聲。
嶺上晴云披絮帽,
樹頭初日掛銅鉦。
野桃含笑竹籬短,
溪柳自搖沙水清。
西崦人家應最樂,
煮芹燒筍餉春耕。
東風好像知道我要去山里遠行,吹停了屋檐下連日不斷的雨聲。嶺上的晴云像一頂頂棉絮帽子,樹頭初升的太陽像掛著的銅鉦。野桃在短竹籬邊含笑開放,溪柳在清澈的沙水邊自在搖曳。西山人家應該最快樂,正煮著芹燒著筍款待春耕的人。
積雨:連續(xù)的陰雨。
絮帽:像棉絮一樣的帽子,形容山頂?shù)脑啤?/p>
銅鉦(zhēng):古代的一種銅制樂器,圓形,這里形容初升太陽的形狀。
西崦(yān):西山。
餉(xiǎng):用食物款待。
此詩創(chuàng)作于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二月,蘇軾任杭州通判時,奉命巡視新城(今浙江富陽新登鎮(zhèn))途中。時值雨后初霽,詩人見山野清新、農(nóng)忙和樂之景,即興而作。
全詩以'山行'為線索,細膩描繪雨后春景與農(nóng)家生活,將自然之美與人文之趣交融,語言明快生動,意象鮮活,展現(xiàn)了蘇軾對自然與生活的敏銳觀察和熱愛,是其寫景抒情詩的代表作之一。
東方旭日出曈昽,照見巴江曲似弓。莫遣猿聲到巫峽,山頭猶有楚王宮。
誰言玉井春,不作雙井味。會有眠云客,領略兩相似。
縹緲青蟲脫殼微,不堪煙重雨霏霏。一枝秾艷留教住,幾處春風借與飛。防患每憂雞雀口,憐香偏繞綺羅衣。無情豈解關魂夢,莫信莊周說是非。
大隱隱城市,遠游游帝都。君今成老叟,吾尚滯癯儒。對酒情濃淡,思家夢有無。一聲天外雁,南去可相呼。
三木如堪及俊良,殺身不必慮深長。投尸近有黃河在,誰肯將來葬首陽。
回廊小殿枕崔嵬,接武東坡我復來。江色蒼茫山聳秀,蔚藍天影抱瓊臺。
何泉下山城下流,溪上十家九酒樓。老夫縱醒欲何往,此物名高十二州。
朝回憩公館,殘陽坐來暝。疏雨過高林,華月出東嶺。流光晨復晡,朱顏豈吾永。故園歸何時,悠然發(fā)深省。
山橋壓澗表,楠木探天根。離垢上方凈,布金中土尊。已驚威虎伏,猶憾毒龍翻。小憩茶甌在,未輸杯酒溫。
越水浟浟兮不可以方舟,旋桓有魚兮不可以為睟。九罭寸目兮豈不密且周,惟魴及鮪兮竭澤是求。有獺有獺兮復跂于洲。
徙倚山阿月沒時,萬山如墨望星移。草經(jīng)野火吟蟲盡,風落鄰巢宿鳥疑。徒有薜蘿供自結,更無魂夢寄相思。披衣未覺沾霜露,默誦靈均去國辭。
枝間微雨做新春,訝道深山沸俗塵。流水無聲飛鳥絕,更從何處著吟身。
臥病茅檐雨色低,出門羸馬恨深泥。墻頭腐草飛丹鳥,屋角枯桑長樹雞。嫠婦無衣中夜泣,寒螀催夢五更啼。連村黍麥漂流盡,客里令人思轉迷。
湖州昔在湖州日,日日逢人寫竹枝。一段枯梢作三折,分明雪后上窗時。
天風吹上狼山頂,看見扶桑日出初?;春1眮硗虄沙先タ厝齾?。珠宮貝闕馮夷宅,古木蒼藤帝釋居。為訪祖龍鞭石處,拇窠履跡定何如?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