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一日病后述古邀往城外尋春
屋上山禽苦喚人,
檻前冰沼忽生鱗。
老來厭伴紅裙醉,
病起空驚白發新。
臥聽使君鳴鼓角,
試呼稚子整冠巾。
曲欄幽榭終寒窘,
一看郊原浩蕩春。
屋上山禽苦喚人,
檻前冰沼忽生鱗。
老來厭伴紅裙醉,
病起空驚白發新。
臥聽使君鳴鼓角,
試呼稚子整冠巾。
曲欄幽榭終寒窘,
一看郊原浩蕩春。
屋頂上的山鳥急切地呼喚著人,欄桿前的冰池忽然泛起了漣漪。年老后厭倦了陪伴歌女醉酒,病愈后只驚覺又添了新的白發。躺著聽到知州大人敲響了鼓角,試著喚來小兒子整理冠巾。曲折的欄桿和幽靜的臺榭終究顯得清冷局促,一見到郊外原野那浩蕩的春色。
苦喚:急切地呼喚。
生鱗:指冰面融化,水面泛起漣漪,如魚鱗般。
紅裙:代指歌女。
使君:對知州的尊稱,此處指陳襄(字述古)。
稚子:小兒子。
郊原:郊外的原野。
浩蕩:廣闊、壯大的樣子。
此詩作于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正月,蘇軾時任杭州通判,陳襄(字述古)為杭州知州,二人交游密切。蘇軾此時因病初愈,陳襄邀其出城尋春,詩人便以此詩記錄此次出游。
全詩圍繞病后尋春展開,前半寫病中倦怠與老境之嘆,后半轉寫應邀出游、見到郊原春光的欣喜,既體現對生命流逝的感慨,更突出對自然春光的熱愛。語言質樸,情感真摯,情景轉換自然。
去去天涯無定期,瘦童羸馬共依依。 暮煙江口客來絕,寒葉嶺頭人住稀。 帶雪野風吹旅思,入云山火照行衣。 釣臺吟閣滄洲在,應為初心未得歸。
匿孤聞縣幕,收骨有將軍。 禁密趣烹客,心枯絕命文。 淚痕臺北土,魂夢海東云。 勸進同時士,麒麟自紀勛。
長途多少傷心事,錦字報秦嘉。無端風鶴,嚴城鼓角,分散天涯。
關河回首,柔腸寸斷,淚漬紅紗。重逢何日,片帆去遠,千里云遮。
旦為陽華游,軒豁諧素志。 那知此嵌巖,近在回翔地。 石如狻猊狀,蹲伏呀可畏。 雖無嚬呻威,尚使百獸避。 漫郎嗜泉石,足跡靡不至。 是巖端見遺,定自求其備。 澹巖冠湘中,環瑋傳萬耳, 此郎靳一言,亦以山無水。 骨多欠{上艸下月}血,草木咸枯悴。 其誰喜冥搜,韻語發天秘。 石門何晃蕩,坐久三嘆喟。 徑欲挽銀潢,淙淙滿人意。
丁令梅仙梁市客,穿云隨我上虛無。 攜持賴有竹都尉,偃蹇更逢松大夫。 山積五倉窺石□,霞拖九芒覓丹爐。 圣泉聞說經湯旱,中有龍蟠不用雩。
岸上猶哀懼,舟中爭得安。
白鳥沒飛煙,微風逆上舡。 江從樊口轉,山自武昌連。 日月懸終古,乾坤別逝川。 羅浮南斗外,黔府古河邊。
古戌相從已許年,中間轉徒廢書傳。 似聞南柵溪邊柳,準擬君來擊酒船。
秋宵倦起,起來風露濕人衣。休休未是早行時。旋摘青蔬炊飯,暖酒就爐轉。值青山有意,且把詩題。 興闌便歸。忽邂逅、故人期。道是游山正叔,消息曾知。茶煙午灶,聽擊棹、歌聲笑語遲。云靄散、皓月呈輝。
自笑生身,歷事以來,垂六十年。仿浮沈閭里,半非識面,交游朋友,各已華顛。富貴不來,少年已去,空風悠悠歲月遷。雖然是,壯心一點,猶自依然。 新陽又長天邊。人指似山間詩酒仙。算胸次崔嵬,不勝百榼,筆端枯槁,難足千篇。隱幾杖藜,相耕聽誦,聊看諸郎相后先。余何事,但讀書煮茗,日晏高眠。
東風吹物,漸入韶華媚。和氣散千門,更靈鵲、前村報喜。月宮仙子,昨夜下瑤臺,人傳道,誕蘭房,喜把金盆洗。中郎傳業,此事今如意。遙想畫堂中,有蔥蔥、云煙滃瑞。休言前日,玉燕不來投,看釋氏,到明年,又送麒麟至。
銀潢流派,嫦娥出世。正是麥秋天氣。熒煌一點壽星明,又恰向、今宵呈瑞。 佳兒龍跳,榮封邇止。試問遐齡知幾。從今旋數一千年,待足了、依前數起。
昨夜東風轉斗杓,陌頭楊柳雪才消。 曉來一樹如繁杏,開向孤村隔小橋。 應是化工嫌粉瘦,故將顏色助花嬌。 青枝綠葉何須辨,萬卉叢中奪錦標。
春到江南,今年寒少,早有疏梅。相伴雙松,吟哦風月,著意花開。 天香甚處安排。便何似、調羹去來。勁節仙姿,玉堂難老,身在蓬萊。
梅要疏開,雪教遲下,怕他寒入江天。有月橋仙客,相伴嬋娟。巷陌升平氣象,一時都在鳴弦。望東家錦里,雁到云邊。 書到云邊。尊前翠眉環唱,道新腔字穩,花折聲圓。此去鳳池游戲,碧波添插金蓮。看長生葉上,龜壽千年,人壽千年。